英國殘存殖民地有多少?

neomijiang


英國殘存的殖民地有多少?曾經在大英帝國領土遍及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但在英帝國於1949年解體之時,雖然絕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但仍然有13塊領土沒有獨立,而是仍然以英國海外領地的身份留存了繼續由英國統治。那麼這13塊領土分別是哪呢?

英國的海外領地

在13塊領地主要是位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上的一些小島,而且人煙稀少,所以才能在二戰結束後民族獨立的大潮之中被英國保留作為殖民地。具體而言,這13個領地如下:

安圭拉

百慕大

英屬印度洋領地

英屬維爾京群島

開曼群島

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

直布羅陀

蒙特塞拉特

聖赫勒拿

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皮特凱恩群島

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

阿克羅蒂裡和德凱利亞

位於百慕大群島的聖喬治城,英屬海外領地中最大的城市之一,有1700多人

這些領土桃花石雜談覺得大概除了以船隻失事聞名的百慕大和西班牙邊上的直布羅陀之外,以及曾經引發過英國和阿根廷戰爭的福克蘭群島(馬島)之外,大概普通網友沒有人聽說過。而事實上沒聽說過也非常正常,這13塊領土的面積加在一起也只有大約1.9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只有26萬。

英國的13個海外領地

目前這些領土雖然歸英國管轄,但在法律上卻不是英國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所以沒有人會把它們的面積和人口計算進英國的總面積與總人口之中。而且現在這些領土的管轄職責在英國也基本屬於外交方面負責,當地也基本都實現了自治。

開曼群島總理,目前英屬海外領地基本都已實現自治


170萬不被承認的領土

但其實在英國,名義上的海外領土還有一塊,而且面積高達170萬平方公里,只是這塊領土沒有別國承認。有些朋友可能會說,但17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不是小數字啊,怎麼英國主張沒人承認還沒有引發過國際爭端呢?

英屬南極領地

因為這塊領土是位於南極洲,叫做“英屬南極領地”。英國最早在1908年宣稱對南極地區的一塊領土擁有主權,並派出了駐軍。但在二戰結束之後,有許多國家都開始對南極洲提出了領土要求,因此國際社會在1961年通過了《南極條約》,其中明確規定任何國家不得在南極洲提出領土要求,因此在南極洲的領土要求都是不合法的,而英國自己也批准了這個條約。

但儘管如此,英國在國內還是宣稱自己對南極洲的一場地區擁有主權,同時宣稱在南極擁有領土的還有阿根廷、智利、法國、挪威、新西蘭和澳大利亞。而英國的南極領地在領土上和阿根廷及智利所主張的南極領土有重合,因此這兩個國家不承認這塊土地屬於英國。而另外幾個國家因為也想瓜分南極,所以承認這裡屬於英國領土。但除此之外的其它所有國家都不承認那塊領土屬於英國。


所以總體上這就是英國在英帝國解體之後,在海外保留的14塊殖民地。


桃花石雜談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大帝國,殖民地遍及全世界。後來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和各個殖民地自主意識的覺醒,英國又漸漸失去了那些殖民地。那麼,現在英國還有哪些殘存的殖民地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有61個殖民地。包括亞洲15國、南太平洋6國、非洲17國、拉美7國的45個殖民地在二戰後先後宣佈獨立。現在英國仍然保有的海外殖民地、保護地和領地主要有:

  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及其附屬島嶼。

  南太平洋皮特克恩島,位於湯加以東。

  印度洋查戈斯群島,是聯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面積110平方公里,沒有居民。

  南大西洋和南極洲阿森松島。聖赫勒拿島,離非洲西海岸1,840公里。島長16.8公里,寬10.4公里。氣候溫和。拿破崙兵敗後就囚禁在這裡,最後在這裡去世。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系聖赫勒拿島的附屬島。面積98平方公里,首府愛丁堡。

  福克蘭群島 ,即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福克蘭群島的附屬島,面積約4,140平方公里。南桑德韋奇群島,福克蘭群島的附屬島。該島是火山島,面積330平方公里。20世紀80年代發生在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的戰爭就是為爭奪這一區域而發生的。最終英國軍隊擊敗了阿根廷軍隊奪回了這些島嶼。

  英屬百慕大,位於美國東部北卡羅來納州東部,由300多個島嶼和礁石組成。居民多系黑人和有色人種。盛產魚蝦。百慕大群島發生的幾起離奇的空難和海難給這個地方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關於災難發生的原因眾說紛紜,科學界至今沒有公認的說法。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位於巴哈馬群島以南,由30多個島嶼組成。面積400多平方公里。凱曼群島:位於牙買加以西,由3個島組成。旅遊業發達。英屬維爾京群島:位於加勒比海東端,由60多個島嶼組成。人口主要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這兩處島嶼是著名的避稅天堂,很多公司為了避稅都在這裡註冊機構。

  直布羅陀: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城市和港口,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2萬餘。英國設有要塞和海、空基地。


一知


英國地圖

聯合王國由四個區聯合而成,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王國政府所在地為倫敦,但是同時擁有其他三個國家級行政機構分別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威爾士加的夫和蘇格蘭愛丁堡。

英國的議會政體被稱為威斯特敏斯特體系,該法令系統由世界很多國家採用。英國國會的辦公地點在威斯特敏斯特宮,分為選舉產生的下議會和指定產生的上議會,所有通過的法案草案需要由英國君主批准後成為法律,但是按照英國習慣憲法,君主不能否定議會通過的法律草案。

英國是全世界四個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之一,所謂的英國憲法,是對一整套包含基本規範和政治體制的成文法、習慣法和慣例的統稱。英國憲法實際上是對英國實際的社會政治秩序的概括,是英國幾百年政治流變的產物,並非一時制定的法律文件。所以英國的憲法制度和大陸法系不同。現在英國面臨憲法改革的問題。英國實行普通法,舉證責任在於控方,不在辯方。雖然英國憲法不是具體法律文本,但實際其大部分內容還是以成文法形式出現,包括由議會通過的法例、法院的判例和國際公約等等。除此之外,英國憲法的法律淵源還包括英國議會慣例和國王特權。英國憲法的根基是“議會至上”原則。所謂“議會至上”,是指法案一旦獲議會通過,便具有不可動搖的權威。憲法並沒有像其他國家如美國、法國獲賦予至高無上地位;相反,理論上英國議會可以以通過一項普通法案的方式對英國憲法的內容加以改變。

【皇家屬地】

皇家屬地(Crown Colony)包括位於英吉利海峽的澤西島和格恩西島,以及在愛爾蘭海的馬恩島。它們各自是獨立管理的司法管轄區,不屬於英國或歐洲聯盟的一部份。雖然它們不是主權國家,但其法律最終是由各自的議會所制訂。

皇家屬地和英國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夥伴關係”。直到2001年,英國內政部負責處理英國政府與皇家屬地的關係,但隨後相關職務轉至大法官部,即後來的政制事務部(現時為司法部)。

英國議會通過的法案通常並不適用於皇家屬地,除非是明確說明,不過越來越罕見。英國政府負責的事宜僅限於國防、公民權和外交代表。英國締結的條約不適用於皇家屬地,而皇家屬地可與外國政府簽訂條約(英國政府負責的事項除外)。

自1981年英國國籍法令生效,從英國國籍法的角度看來,皇家屬地可算是英國的一部分。然而,每個皇家屬地保持本地住屋和就業的控制。

英國皇家屬地居民是英國公民。

【海外領土】

英國海外領土分佈圖

英國海外領土(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權歸於英國,但並不屬於聯合王國建制的14塊海外領土。它們是大英帝國的殘餘部分,部分領土經投票表決繼續成為英國領土,其餘領土則尚未取得完全獨立。

這14塊領土包括:安圭拉、英屬南極領地、百慕達、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聖赫勒拿(包括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皮特凱恩群島、南喬治亞島與南桑威奇群島和塞浦路斯英屬基地區。其中在南極洲聲稱的英屬領地並不被其他國家所承認。這14塊領土的總面積共約172.8萬平方公里,人口共約26萬人。

“英國海外領土”一詞源於《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取代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使用的稱呼“英國屬土”或“英國屬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1981年前,這些領地被稱為“殖民地”(colonies)或“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ies)。英國海外領土也會被稱為聯合王國的海外領土,若上下文意明顯,更可以直稱海外領土。

每個海外領土都有其獨立於聯合王國的法律系統。法律系統通常是基於英國普通法,根據當地情況進行一些修訂。每個海外領土都有其各自的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和法院系統。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負責管理英國海外領土的利益,海外領土部門是由負責海外領土事務的外交辦公室大臣所領導,唯一例外的英屬基地區是屬於國防部管轄範圍。英國和海外領土之間並無外交關係,但擁有當地居民的海外領土都在倫敦設有一個代表處。倫敦英國海外領土協會(UKOTA)也代表其成員的利益。聯合王國政府和海外領土政府也定期會晤以緩解或解決兩者之間在領土管理及自治級別上的意見分歧。

海外領土公民都被認為是英國海外領土公民(BOTC)。隨著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取代了英國屬土公民身份,英國重新將完全英國公民身份賦予所有英國海外領土公民(英屬基地區除外)。這一措施同時重新給予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在英國居住的權利。然而英國公民並沒有自動獲得在任何一個海外領土居住的權力。一些海外領土禁止移民,且任何遊客都需得到當地政府的允許後方能在海外領土居住。由於阿森松島和英屬印度洋領地主要是作為軍事基地之用,因此除官方事務外禁止任何遊客前往。


地圖看世界


感謝悟空邀答。做個簡要答覆:🎄 十九世紀中期,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時期,英國先後經歷了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國內經濟得到了繁榮發展.為了解決國內原材料的緊張和產品過剩的矛盾,促使它不斷地對外擴張侵略.很經的時間內,其殖民地幾乎遍及全球的四分之一,成了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進入二十世紀初,尤其是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逐漸走向衰敗,殖民地不斷減少。迄今僅剩下十二塊,分別是:百慕大、開曼群島、安圭拉、維京群島(英屬)、蒙塞拉特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齊群島、印度洋領地(英屬)、直布羅陀、皮特凱恩群島以及南大西洋的聖勒赫拿島。


南小鎮


理論上講,英聯邦裡面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三國雖然已經獨立,但是仍然尊英王為國家元首,所以仍然可以被視為名義上的殖民地。這和其他英聯邦國家是不一樣的。比如印度並不奉英王為國家元首,而是有自己的總統和總理。對印度來說,英王只是英聯邦這個組織的元首。不過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只奉英王為元首,和聯合王國的地位是平等的,只臣服於英國女王這個人。但直布羅陀和維京群島以及馬島這些地區仍然是英國在管理,所以法律地位又不一樣。


馬六甲的春天


目前來說知名的就是馬島和直布羅陀,還有很多英聯邦國家,英聯邦國家除了能接受英國女王的封爵(比如牙買加博爾特就希望封爵),還可以向那些國家派遣名義上的最高領袖,總督。澳大利亞,加拿大你都只聽過他們的總理,實際上他們名義上最高領袖是英國指派的總督,當然沒什麼實權。


渣渣輝0805


基本上沒什麼變化,就只是香港一個迴歸了。它就搞不惦中國,如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戰略地位何等重要,它就是不放。阿根廷的馬島,還打了戰爭,也沒放。其它的它都不放行。另外好多獨立了的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埃及、印度、新加坡……都還隸屬於英聯邦。實際上還是殖民地。只不過在我們國家宣揚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