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相信大家對日本幾大汽車品牌都比較熟悉,日文通常把我們常說的“汽車”稱為“自動車”。不過,由於日文裡有漢字,還有片假名、羅馬音,所以與中文名字對比看,似乎很直觀,但又不那麼一致。好在,日本的品牌也都有標準的英文名,日本品牌也多以英文名出現。

下邊,全球君就按照最新年度營業收入由大到小的順序,談談日本幾大車企的起源以及品牌的由來。

豐田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豐田,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全球最賺錢的汽車集團,但卻不是日本最早的汽車公司。

豐田汽車公司,日文全稱“トヨタ自動車株式會社”,英文名“TOYOTA MOTOR CORPORATION”。“豐田集團”則包括了整車關聯企業大發、日野和零部件企業電裝和愛信等。

“豐田”的品牌“TOYOTA”來源於豐田家族的名字,但並不完全相同。

豐田集團的創始人叫豐田佐吉(Toyoda Sakichi),他在1890年發明了木製人力織機,並於1896年發明了日本第一臺動力織機。1920年代,豐田佐吉的長子豐田喜一郎經過對歐美的考察,決定進行汽車的研發工作。1933年,豐田自動織機制作所設立了汽車部,開始製造汽車。1935年,豐田研製出G1型卡車。

1936年,豐田研製出AA型轎車後徵集品牌名稱,比較受歡迎的是“豐田”的日本片假名“ト(to)ヨ(yo)ダ(da),TOYODA”,但為了與豐田家族有區分,最後採用了“ト(to)ヨ(yo)タ(ta),TOYOTA”作為商標名稱。1937年8月,汽車部從豐田自動織機獨立,成為豐田汽車工業公司。

1982年,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mpany)與豐田汽車銷售公司(Toyota Motor Sales)合併,成為現在的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本田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本田是日本汽車工業的後起之秀,最初是因摩托車名揚世界,現在則已經進軍飛機制造業。

本田公司,日文全稱“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英文名“Honda Motor Co., Ltd.”。

本田的名字來源於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Soichiro Honda)。

1934年,本田宗一郎創建了東海精機。二戰期間,豐田公司獲得了東海40%的股權。二戰結束後,本田宗一郎將東海的股份都賣給了豐田。1946年,他又成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

當時,自行車是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本田宗一郎利用二戰後留下來的為無線電發電用的小型馬達,改裝到自行車上,使自行車有了輔助的動力。這種發動機可以很容易的被安裝到自行車上,因此大受歡迎。這也是第一個用“Honda”命名的產品。

1948年,本田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業,在繼續生產自行車輔助發動機的同時,也開始生產摩托車。1949年,本田技術研究所被合併到了本田技研工業。同年,本田首款跨騎式摩托車“夢想號”誕生。到1964年本田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

直到1963年,本田才開始涉足汽車製造,並迅速成為日本三大汽車巨頭之一。

日產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日產集團曾經是日本大型財閥之一,“日產”是“日本產業”的簡寫。

日產汽車公司,日文全稱“日産自動車株式會社

”,英文名“NISSAN MOTOR CO.,LTD.”。

日產汽車的前身,是由橋本增治郎1911年建立的“快進社自動車工場”。該公司1914年推出了一款名叫“DAT”的新車,以公司的三位投資人田健次郎(Kenjiro Den)、青山祿郎(Rokuro Aoyama)和竹內明太郎(Meitaro Takeuchi)名字的一個字母定名。該公司後來更名為“DAT自動車株式會社”。1919年,美國工程師William R. Gorham在日本開發出三輪汽車,並在大阪成立了“實用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1926年,實用與DAT合併為DAT Jidosha Seizo Co., Ltd。

1928年,鯰川義介創立了名為日本產業株式會社(Nihon Sangyo)的控股公司,後來公司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名字縮寫為“Nissan”。Nissan財閥當時控制了包括日立、戶畑鑄物在內的一大批重要企業,在二戰期間是日本第四大財閥。

1931年,DAT成為鯰川義介旗下戶畑鑄物的子公司。1931年,一款不需要駕照的排量小於500CC的轎車“DAT SON”誕生,意思就是“DAT的兒子”,後來成為著名的“達特桑”品牌。因為“SON”在日文裡有“損失”的意思,於是1932年“DAT SON”更名為“DAT SUN”。

1933年底,鯰川義介成立了由日本產業和戶畑鑄物設立的“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Jidosha-Seizo Co., Ltd. ,英文名為:Automobile Industries Co., Ltd. ),後來成為五十鈴汽車公司。

1934年,鯰川義介將戶畑鑄物的汽車業務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不過,股東們並不看好汽車業前景。於是,鯰川義介將股東的股份收購,將日產自動車變成Nissan財閥的全資子公司。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鯰川義介將重心轉向了中國的東北。1937年11月,日產汽車的卡車部門搬到了長春。1944年,日產汽車更名為“日產重工業”。二戰結束後,直到1949年,日產汽車才改回原名“日產自動車”。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日產汽車公司的主打產品就是“達特桑”轎車。直到1981年,日產公司才在汽車上全面使用“Nissan”作為標誌。不過,到2012年,日產公司又重新啟用了“達特桑”品牌。

至於為什麼日產汽車很早之前的中文被稱作“尼桑”,恐怕與改革開放之初進口車時使用了“Nissan”的音譯有關。當時的廣告都叫做“尼桑”汽車。

目前,日產與法國雷諾、三菱汽車組成了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鈴木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儘管鈴木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順利,但卻是日本第四大汽車公司。

鈴木公司,日文全稱“スズキ株式會社”,英文名“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鈴木公司的名稱來自創始人鈴木道雄(Michio Suzuki)。

1909年,鈴木道雄在日本靜岡創立了鈴木式織機制作所。1920年,鈴木式織機株式會社成立。1937年的時候,鈴木已經開始準備生產汽車,不過因為二戰開始而擱淺。

戰後,鈴木開始了摩托車的生產,並在1954年將公司更名為鈴木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Suzuki Motor Co., Ltd.)。隨後開始了汽車的生產。1990年,更名為現在的鈴木株式會社。

馬自達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馬自達”應該是“Mazda”的音譯。在香港地區,“Mazda”被叫做“萬事得”。

馬自達公司,日文全稱“マツダ株式會社”,英文名“Mazda Motor Corporation”。

馬自達的創始人叫松田重次郎(Jujiro Matsuda)。1920年,他在日本廣島創立了東洋軟木工業株式會社,初期以生產酒瓶用的軟木塞為主要業務。1931年,松田重次郎將事業觸角伸展到汽車。1931年第一輛量產的三輪卡車,被命名為Mazda。

Mazda這個名稱除了紀念創辦人松田(Matsuda),同時也象徵著西亞的智慧與和諧之神“阿胡拉馬自達(Ahura Mazda)”。不過,當時馬自達卡車是通過三菱商事公司進行銷售的,直到1936年,馬自達標記才出現在卡車上。

1958年,馬自達推出了四輪卡車。1960年,馬自達開始推出轎車。1984年,公司更名為現在使用的Mazda Motor Corporation.。馬自達的logo也經過了多次的變化。1997年確定的LOGO一直沿用至今。

斯巴魯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斯巴魯公司,日文全稱“株式會社SUBARU”,英文名“SUBARU CORPORATION”。現在的公司名是從2017年4月1日開始使用的,此前叫“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簡稱“富士重工業”或“富士重工”。

富士產業的前身是1917年由中島知久平創立的“飛行機研究所”,專門從事各類飛機的設計研發,同時製造當時非常流行的雙翼機。1931年,更名為“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1945年,又更名為“富士產業株式會社”。二戰後的1950年,富士產業被拆分為12家公司。

1953年,富士產業被拆分公司中的富士工業、富士自動車、大宮富士工業、宇都宮車輛以及東京富士產業等五家公司投資組成富士重工,主要業務集中在飛機制造、銷售和維護。1955年,這五個投資公司與富士重工合併。

富士重工的領導人當時啟動了汽車生產計劃,並將汽車品牌命名為“SUBARU(斯巴魯)”。SUBARU是金牛星座中的一個星團,在它的群星之中,有六顆星星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而富士重工恰好又是由六個公司合併而組建的,所以“斯巴魯”的LOGO圖案是由一顆大星星和五顆小星星組成的六顆星。

1958年,富士重工發佈了“SUBARU 360”。當時,日本汽車製造商正根據一項計劃致力於小型汽車的研發,這項計劃要求生產政府所倡導的“大眾化汽車“。富士重工開發出四座四輪微型汽車SUBARU 360,從而擊敗了其它的製造商,也成為日本汽車工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1966年和1972年,斯巴魯分別研發出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左右對稱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兩項獨特的汽車技術,從而在全球汽車界獨樹一幟。

2017年4月,為紀念創業100週年,富士重工把公司名稱改為“斯巴魯”(SUBARU CORPORATION),把名稱統一為在國內外都有知名度的汽車名,進一步提升品牌力。

三菱汽車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三菱汽車,日文全稱“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英文名“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三菱汽車,是日本三菱集團的關聯企業之一,三菱汽車的LOGO也沿用了三菱集團企業的標識。

三菱始創於1870年,並於1873年改稱三菱商會。1917年,三菱造船開始生產汽車。1932年,推出扶桑巴士。1934年,三菱造船等幾家公司合併為三菱重工,生產飛機、輪船、火車車廂等產品。當時開發的汽車業被用於軍事用途。二戰之後的1950年,三菱重工被拆分為三家公司,但在1964年又重新合併。1960年,新三菱重工推出了“三菱500”轎車。

隨著汽車業務的不斷增長,三菱重工決定成立單獨的汽車業務部門。1970年,“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成立,當時是三菱重工的子公司。

經過多年的發展,三菱汽車經歷了很多的坎坷。目前,日產汽車是三菱汽車最大的股東,三菱汽車成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一員。

五十鈴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五十鈴和日野,原本同屬於一家汽車公司,他們也是目前日本最重要的兩家商用車製造商。

五十鈴公司,日文全稱“いすゞ自動車株式會社”,英文名“Isuzu Motors Limited”。

日野公司,日文全稱“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英文名“Hino Motors, Ltd.”。

五十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公司,前身是於1916年成立的東京石川島造船所。1918年,與Wolseley公司進行技術合作,並於1922年生產出日本第一輛轎車。1933年,石川島造船所的汽車部門與日產的前身DAT合併,成為“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Automobile Industries Co., Ltd. )。

1934年,“五十鈴”商標誕生,取自日本伊勢神宮(ISE Shrine)地區的“五十鈴河”( ISUZU River)。“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發柴油發動機的部門,開發出了日本第一臺空冷柴油發動機,並於1936年開始生產。

1937年,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和東京瓦斯電氣工業株式會社的汽車部門整合為“東京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1941年,公司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唯一一家可以生產柴油車的汽車製造商,同時豐田和日產被認定為生產汽油車的汽車製造商。公司也更名為“柴油汽車工業株式會社”(Diesel Motor Industry Co., Ltd.) 。之後,公司在日野市(Hino-shi)成立了“日野製造所”,並於1942年獨立為新公司“日野重工業”。日野後來去掉了重工業,稱為日野工業。1948年,公司又改名為日野柴油工業株式會社。

二戰結束後的1949年,“柴油汽車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更名為“五十鈴汽車公司”。因只生產柴油車,也被稱為“柴油五十鈴”。

1959年,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成立。1999年,日野與豐田合作開發小型卡車,公司更名為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2001年,日野成為豐田子公司。

後記

儘管日本這幾大汽車公司目前在全球汽車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日本汽車工業發展初期,還基本走的是許可生產歐美汽車,以及模仿設計(“山寨”)的路子。直到1960年代,日本品牌的汽車才開始嘗試走向世界,並最終成為全球汽車業的核心力量。

品牌史話:日本八大汽車企業的起源和品牌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