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凶多吉少?」 天九共享集團分享成功之道

又逢畢業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再次成為今夏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面對就業還是創業這一社會性的考問,很多畢業生都表示不會就業,而是選擇去積極創業。

而根據相關媒體的最新數據統計,對於初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講,創業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銷售類職業和中小學教育類職業,分別佔到12.2%和12.0%;而整個中國大學生創業的領域主要集中在餐飲、農業、運輸、教育、文化等行業,其中,創業者選擇最多的行業是住宿和餐飲業,佔比高達13.8%。

也就是說,你們班選擇了創業的同學未來很可能成為一個和雞起得一樣早、和狗活得一樣累,每天蓬頭垢面卻還是月月虧損的飯店老闆,又或者是一個並沒有公司實體,每天只能發朋友圈招攬學生、奔波在各個咖啡館裡授課的“藝校校長”。

更殘酷的是,以2017年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率和應屆畢業生的總量估算,去年創業大學生數量超過20萬名,但是他們的創業成功率僅有3%左右,即使在浙江等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成功率也只有5%。

你有自信成為那極幸運的6000人之一嗎?

對於大部分的創業大學生而言,更為現實的是,一方面創業並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光鮮亮麗;另一方面,創業更要時刻面臨失敗的生存壓力。

那麼,究竟大學生該創業還是就業?被業界譽為“成功代名詞”的天九共享集團,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選擇一份創業型的就業。

就業即創業,這是天九共享集團特有的模式,也讓眾多畢業學子實現了“魚與熊掌兼得”的兩全願望。

作為助力中國企業發展的企業孵化器——天九共享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天九共享集團”)深諳創業之道,創立了天九共享企業孵化器,以“為企業加速,讓夥伴幸福”為使命,近三年成功孵化了智享單車、漢邦剪裁、蜂狂購等30多家全球化經營的高成長型企業,在全球38個城市擁有100多家全資和控股公司,讓員工告別打工、走向老闆。

關於成功,天九共享集團亦從理念、方法、思維等全面維度覆蓋,提供了一條系統化的成功之道!

天九的成功理念:100+1=200 ,100-1=0;創新<變化=死亡;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智者相逢仁者勝,仁智勇兼備者無往不勝;越努力運氣越好天道酬善,吃虧是福;學習力就是競爭力;幸福是凝聚人心的吸鐵石。

天九的成功方法:目標刻在鋼板上,方法寫在沙灘上;日清日省,日新日高;凡事加一,持續改進;民主集中,兼聽獨斷;正己化人,內求利他;時時虛心,處處留心,事事用心;多領導思維,少看管行為;多研究機制,少責備個人;組織賦能,個體驅動。

天九的成功思維:白貓黑貓,抓住幸福才是好貓;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感恩就是激勵別人對你更好;我是一切的根源;不是世界不公平,而是自己不強大;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監督者是清白的證明人;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飛得高不如落得穩。

這些真知灼見激勵著許許多多的創業者和企業家砥礪前行,邁向成功。這也是天九給予畢業生們最好的畢業禮與人生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