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分會場爲什麼選在泰安?聽我講講封禪這回事

通過《史記·封禪書》中管仲和齊桓公的對話“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可知,曾在泰山封禪的有七十二帝王,著名的有十二人。不過這些都無法考據。不過自秦以後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的帝王,可以明確只有六位: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封禪是古代的一種祭祀,並且是最頂級的祭祀,祭天為“封”,祭地為“禪”。但是,並不是所有帝王(看上面前五位皇帝都是什麼樣的)都有資格封禪的。司馬遷曾在他的《史記·封禪書》中給出了封禪所必需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改朝換代、國家統一、天下太平,第二個條件是要國泰民安,國富民強,成盛世局面。第三個條件就是要有祥瑞出現,這一條說嚴格很嚴格,但是也有渾水摸魚者(比如宋真宗)

說說其中一位一直想封禪而不得的皇帝。那就是唐太宗了,按照他的功績來講他是有資格的,奈何只能想不能做。《容齋隨筆·卷七》: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曰:“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奪。講的是唐太宗想封禪泰山,魏徵說天下經過長時間動亂剛剛安定,還沒有富裕,把唐太宗給硬生生懟住了。接下來《資治通鑑》:有星孛於太微,太史令薜頤上言,未可東封。辛亥,起居郎褚遂良亦言之;丙辰,詔罷封禪。講的貞觀十五年,李世民下詔封禪泰山,並做好了一切準備,但是這時太史令報告天上出現了彗星不吉利,不是祥瑞。所以最終沒有封禪成功。

春晚分會場為什麼選在泰安?聽我講講封禪這回事

再來說說渾身摸魚這一位,宋真宗。他在封禪泰山的時候鬧的笑話是偽造天書,也就是假的祥瑞。宋真宗尚能廣開沿路,銳意進取,勤政治國,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出現了鹹平年間的小康局面。但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後,以納歲幣求苟安,施政方針也日益保守,勞民傷財。並且當時宋朝沒有大一統只是偏安一隅,但是他又想著自己是能比肩秦皇漢武的皇帝。所以不惜去賄賂當朝宰相及其他官員以此來得到他們的支持。《宋史》也中寫到:“及澶州既盟,封禪事作,祥瑞沓臻,天書屢降,導迎奠安,一國君臣如病狂然,籲,可怪也。”估計也是因為宋真宗,從此之後也就沒有皇帝去封禪了(或許恥與為伍?)

春晚分會場為什麼選在泰安?聽我講講封禪這回事

泰安春晚分會場位於泰山東麓天燭峰腳下,場地用於大型實景演出《中華泰山·封禪大典》。節目主要內容有:金戈鐵馬·秦;儒風雅樂·漢;盛世氣象·唐;藝術王朝·宋;康乾盛世·清。據此不遠處有漢明堂,是漢武帝登泰山時所築。

春晚分會場為什麼選在泰安?聽我講講封禪這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