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啥樣才是「連中三元」?(上)

初夏四月的廿三、廿四、廿五(公曆6月6、7、8日)這三天,天氣給力涼爽,但是高考的熱浪卻襲擊著每個高考考生家長的心。一幅“旗開得勝”、“一舉奪魁”的照片,更是表達著全體考生和考生家長的心聲。

科舉考試,啥樣才是“連中三元”?(上)

高考時家長身穿旗袍,寓意旗開得勝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而相類似的祝福,在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中,也曾經有過,那就是“連中三元”!

連中三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句吉祥用語,它出於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啥樣才是“連中三元”?(上)

清代連中三元鏤空板雕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自隋唐以來,科舉考試成為朝廷選拔人才的主要渠道。明清兩朝沿襲唐、宋,而稍微加以變通。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和劉伯溫共同議定,科舉考試時以《四書》和《五經》內容命題。

選拔人才,是朝廷重事,但是在選拔人才之前,先要培養人才。而培養人才的地方,當時有國學、州學和縣學。各級學校也稱為“黌(hónɡ)序”。

考入各級學校的,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秀才是由童生考入的。童生,是類似於今天的學齡前兒童,但不僅是一個年齡的概念,是指那些雖然已經在學習知識,而但還沒有考取秀才的讀書人。《明史·選舉志一》:“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

國學也叫國子監。國子監是我國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隋、唐、宋、元、明、清,稱國子監。

科舉考試,啥樣才是“連中三元”?(上)

北京國子監牌樓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州學,各州中設立的學校。

縣學,舊時供生員讀書的學校。科舉制度童試錄取後准入縣學讀書,以預備參加高一級的考試,叫做“進學”、“入學”或“入泮(pàn)”,考入的士子稱“庠(xiánɡ)生”、“生員”,俗稱“秀才”。

生員,國子監以及州學、縣學的在學學生。後指經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學習的人,也通稱秀才。在封建社會中,有了生員的資格,就有了“功名”,在社會上就有了較高地位。正如有人說的,有了 功名,屁股就有了保障,秀才如果犯了錯的話,就連縣官也不能隨便打他的屁股。如果非要打的話,那要通過一定的手續,先要革掉他的功名才能往秀才的臀部放板子的。同時有了功名,可以增加了一個飯碗,有了生員的資格,就可以做私塾老師掙些銀子來養家了。

生員也有不同的級別,分為廩(lǐn)生、增生和附生。

廩生,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又稱廩膳生。明初生員有定額,皆食廩。其後名額增多,增加的名額叫做“增廣生員”,省稱“增生”。又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末,叫做“附學生員”,省稱“附生”。以後只要是初入學的都叫附生,其經考試成績好的者可遞補為增生、廩生。廩生中食廩年深者可充歲貢。科舉時代推薦給國子監的生員稱為歲貢。明清兩代,每年或兩三年從府、州、縣學中選送廩生升入國子監學習。在國子監讀書的人,稱為太學生。這些太學生,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更高些,更受到人們的尊重。如明朝萬曆年間河南商丘的太學生張舜選,就與當時的大思想家李贄為友。而馮夢龍的小說《三言兩拍》中有一人則故事,更可見太學生的社會地位是很崇高的。明“嘉靖年間一個才子盧楠,大名府濬縣人也。……名聞天下,才冠當今。與他往來的,俱是名公巨卿。”

科舉考試,啥樣才是“連中三元”?(上)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著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以上所說的,無論是縣學、州學或者是國子監,其實還只是科舉考試之前所要打的基礎,是為了給後來的科舉培養人才,與今天的初考、中考、高考,很相類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