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已開發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曼德拉到底是南非罪人還是英雄?

“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

從一個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曼德拉到底是南非罪人還是英雄?

曼德拉這樣一個充滿了智慧和理智的黑人,在那個動盪的1990年代的南非,使得政權移交沒有演變成全國範圍的暴力革命,使得南非避免了20世紀最大的一場內戰。

種族歧視的南非:1904-1978

1918年,曼德拉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彼時的南非,正是日後影響至深的種族歧視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

20世紀初,英國人治理下的南非依靠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起來。隨著大工業時代的來臨,佔據南非人口1/4的布爾人(荷蘭裔白人)的傳統營生——農業,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這些人湧入了城市,卻因為沒有技術能力,只能從事非技術崗位。由於與生俱來的種族優越感,這些布爾人的平均薪資水平要比黑人高15倍。資本是沒有膚色的,因此,資本家更傾向於僱傭黑人而非布爾人。

布爾人失業後陷入了貧困,會哭的孩子有奶喝。1922年1月8日,布爾人舉行了蘭德大罷工,使得當時的南非英國殖民政府動用了20000軍警才鎮壓下去。此後新成立的英國殖民政府採取了姑息政策,削減了黑人的工作崗位給予了布爾人,責成國家機關並“建議”一切私營企業公司以白人代替非洲來從事所有技術工種崗位。

黑人失去了工作崗位,僥倖保住工作的,工資也遠遠低於布爾人,他們不可能為後代教育花費更多,使得黑人漸漸遠離了工程師的崗位,只能從事低學歷就能夠勝任的工作。

既然進城務工競爭不過布爾人,那麼種地總行吧?中國人講究的退則獨善其身。然而這樣也還是不行。如果黑人獲得了經濟上的獨立,必然要尋求政治上的權力,這是種族主義者不能接受的。

在1899年-1902年的英布戰爭期間,一些有著悟性和勤奮的黑人開始購買布爾人在英布戰爭中丟棄的地產,進行商業化經營。到1904年,德蘭士瓦就有13萬黑人變成了自耕農。然而1913年南非國民議會通過了《土著土地法》,禁止非洲人購買、租佃或者佔有保留地意外的任何歐洲人土地。

從一個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曼德拉到底是南非罪人還是英雄?

這樣,南非黑人的兩種改變自身命運的途徑,都被南非殖民當局和布爾人通過國家暴力機關給切斷了。這些白人還通過行政立法和財政預算撥款,使得黑人分到的國家財政少之又少,根本不可能完成教育的普及。因此南非的黑人逐漸“牲口化”,這即是南非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希望達到的結果。非其如此,他們才可以順其自然地驅使這些廉價的奴隸。

這一切的起始,還是來自於1922年的那一場大罷工,也來自於1899年的那一場殖民戰爭,英國殖民當局投鼠忌器,以犧牲黑人的利益,滿足了布爾人的要求。

這就是曼德拉出生時南非的政治、經濟現實的境況。

作為黑人中少有讀書明理的曼德拉,他揭示了黑人飽受壓迫,沒有出頭之日的背後願意,號召有色人種反抗白人的種族歧視政策。他立志於建立一個種族平等的民主國家。於是他加入了南非的非國大,這是一個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組織。

他策劃組織了一個“非洲之矛”的暴力團,準備開戰

武裝鬥爭,並且與剛剛取得獨立的莫桑比克的革命領導人取得了聯繫。南非的反種族歧視的鬥爭,即將迎來新的局面。

不過,當他準備在南非全國開展游擊戰爭的1962年,南非種族隔離政權在美國中情局的幫助下,將曼德拉逮捕入獄。從此,曼德拉開始在監獄裡待了27年,他在監獄裡受到了非人的待遇。

後來黑人運動不斷興起,南非當局迫於國內外輿論壓力,最終在1990年當選總統的德克勒克(白人)任上,釋放了曼德拉,當時曼德拉已經73歲。

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5月9日,在南非首次的多種族大選結果揭曉後,曼德拉成為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

內外交困:1978-1994年的南非

南非的經濟實際在1978年就已經進入了停滯階段了,而非在曼德拉任職後才開始。

南非經濟陷入停滯的原因,也與布爾人的長期把持國家行政權力,執行種族主義政策有關。現代國際社會,經濟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的競爭。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長期對占人口大多數的黑人實行愚民政策,使得南非的人力資源儲備非常薄弱。

由於南非布爾人佔據行政資源,他們本身也缺少發展實業的興趣,他們發展經濟的看家本領是引進外資。高峰時,外資佔據南非經濟的半壁江山,英國和美國是南非種族主義政權當政時,攫取了大量的資本收益,為了免除這些外國大資本家的後顧之憂,這些布爾人政府官員立法:凡是嚷嚷著要國有化這些外國資產,一概以犯罪論處,送到監獄跟曼德拉作伴。

可見,白人當政時期的南非經濟,其本質就是“買賣經濟”。這種經濟模式下,只有少量投靠外國資本家的買賣階級才可能分得蠅頭小利,廣大的底層民眾,仍然苦苦掙扎在溫飽線上。

南非的工業體系,多數掌握在外資手中,本國經濟基礎即是採礦業,而這些採礦業多數也被賣給了外國資本家,南非缺乏健全的工業體系。

因此,南非的工業經濟在1978年後,就陷入了停滯和衰退,一直持續到1994年。1980年代初期,由於黃金價格的暴漲,使得南非靠著採礦業獲得了很多外匯,這種虛假的繁榮掩蓋了南非經濟的沒落。當黃金價格回落,南非經濟已經出現負增長。到了1986年,南非黑人組織了超過100萬人的大罷工,出於對南非未來局勢的不安,外資紛紛撤走。

南非經濟雪上加霜,跌入了谷底,南非白人政權的統治出現了危機。

可見,從1899年軍事戰鬥始,到1922年大罷工爭奪國家權力,到1986年在大罷工中開始失去國家權力。君以此始,也以此終,信矣乎。

覺醒後的鬥爭:1961-1990

二戰結束後,殖民地獨立運動風起雲湧,黑人的鬥爭意識開始覺醒,曼德拉就是在此時開始走上了政治舞臺。新獨立的非洲國家,對南非當局堅持種族歧視的政策非常敵視,他們組織了排除白人南非在外的非國大,在很多多邊機構中,拒絕南非的加入。這些亞非國家甚至還以不參加英聯邦運動會,以抵制白人南非政權的倒行逆施的種族歧視政策。

1961年、1962年,南非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工人罷工,不過在美國和英國的支持下,白人南非政權無動於衷。美英國家之所以支持白人南非政權,最根本的原因是白人南非政權堅決的反共產主義態度。美英國家擔心社會主義革命理論所掀起的底層民眾的暴力革命會對他們自身造成衝擊,因此不遺餘力地支持南非政權在非洲鎮壓革命。

1970年代,南非在非洲南部的幾個國家扶持了眾多的反政府武裝,其反動的面目昭然若揭。在蘇聯的支持下,古巴遠征軍也遠涉重洋,來到了安哥拉,與安人運一起與南非政府軍及僕從軍打起了對攻戰。南非軍隊最終失敗,簽定和約退軍。

從一個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曼德拉到底是南非罪人還是英雄?

(古巴大戰南非)

這場戰爭也成為了白人南非政權式微的轉折點。

南非雖然曾經在1899年爆發的布爾戰爭中讓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付出慘痛代價,可到了1976年的布爾人,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南非白人不願意再面對戰爭。當前線戰死數十名軍人的消息在國內傳開後,南非白人放棄了勇氣,選擇了妥協。所以,在面對日趨嚴峻的黑人革命(暴力衝突)時,還掌握有軍隊、政府等國家暴力機構的白人南非政權,選擇了民族和解。

南非黑人追求獨立自主的革命訴求,竟然通過對手的繳械投降完成了。可能,那些黑人運動的領袖們(遠遠不止曼德拉一個)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景。

其實也不奇怪,這是因為白人認為他們找到了一個理智的,可以實現政治妥協對話的黑人領袖——曼德拉。這位黑人領袖,在1994年就任南非總統的典禮上,將他在監獄服刑期間的三名看守也請了上來,並向他們致敬。這一幕,讓那些放手了政權的布爾人如釋重負。他們可能會慶幸,當年在監獄裡沒有使用陰謀處決這位黑人領袖,而是與這位黑人領袖展開了政治談判。

曼德拉是一個標誌,他代表了歷經千辛萬苦、南非人民用生命作為代價所換來的政治轉型。對於這個國家而言,他扮演了"國父"的角色。他任職期間,國內政局動盪,黑人過激,白人惶惶,經濟、民生、外交等各種國家事務更是百廢待興。他最大的成就是使南非在1990年代避免了一場內戰,並且只做一任總統就解職,沒有絲毫戀權,沒有在南非形成非洲國家常見的軍事獨裁政權。

他徹底改變了一個國家——他是英雄。

從一個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曼德拉到底是南非罪人還是英雄?

(彩虹之國——南非)

在國內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下,黑人迫切需要的教育醫療工業化都沒能滿足,要讓受過數十年種族隔離壓迫的黑人提升素質、轉變南非社會需要的水平也絕不止是一個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南非的黑人、白人只能看自己的國家在新的民粹路上一步步墮落,南非精英人口紛紛移民國外,犯罪率、艾滋病率都在上升。南非經濟如今發展不比從前,很多人對此指摘曼德拉。他不是布爾人的領袖,他是為黑人謀福利的黑人領袖,可是他沒有做到。

難道,這就是他應該被稱為“罪人”的原因?

每一代人的使命都不同,曼德拉施政確實有很多弊端,然而南非從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南非從來沒有強大過,一個依附於西方國家的買賣經濟體,有什麼資格強大?

至於曼德拉去世後的盛大哀榮,是西方人對奴隸制、殖民主義和曾經虐待有色人種的巨大負罪感——他們渴望第三世界能找到一種超越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新模式,而且這種新模式不以摧毀他們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