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非專業影迷眼中的林超賢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作者丨戴弘梯

排版丨蔣文明

香港導演不少,而且在黃金年代做得很出色。

只是,有的拍商業片拍得快晚節不保——《追龍》也許只是一場意外,王晶不是沒有才華和能力,只是他玩票買情懷對觀眾的好感是一種消磨。有的賣情懷賣得快晚節不保——劉鎮偉有《賭聖》這樣的佳作在前,到後來大話西遊和東成西就的翻拍越來越讓人不敢恭維,對著黃子韜真的喊不出“愛你一萬年”。有的被後生拉後腿——張嘉佳實力坑前輩。很多人會說,港產電影就這樣,拍來拍去還是那些東西,但是類型片還是會有佳作冒出,文藝片也會有走心的,許鞍華的《歲月神偷》和《桃姐》成功了,但是《明月幾時有》沒有什麼突破,霍建華在同行的襯托下有點吃力(霍建華:這鍋我不背),而《幸運是我》私以為是這幾年港產文藝片難得的小驚喜。

但是對我來說,林超賢是個特例。

第一次主動接觸林超賢的電影是在初一年級,那一年看了他的《證人》,主演是謝霆鋒、張家輝和張靜初,第一反應是張家輝演技鐵打,第二反應是張靜初居然會講粵語(歪個樓:張靜初拍港片其實表現不俗,在爾冬升的《門徒》裡面,她的演技某種程度上碾壓了彥祖,這個癮君子的角色在香港影史上還是挺出彩的一筆),第三反應是,林超賢真是合我胃口。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證人》

在學習林嶺東一輩的基礎上走類型片的路,挖掘人心又形成了自己的暴力美學,林超賢在編導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林超賢的電影個人特色很鮮明。他給我的第一個記憶點就是R級,我認識電影的分級制度也是從這裡開始的。暴力和血腥的鏡頭他不會避諱,而且還會毫不遮掩地拉近景給你看,真實而直接,他的鏡頭就是一雙窺視殘忍的眼睛,這就是他的美學。直接鮮明這一特點也體現在了他的人物塑造上,他很擅長塑造不同人物的立體形象,說不上每個都那樣飽滿而完美,但是看得出他下了很大功夫。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張靜初《門徒》

《江湖告急》其實是我看的第一部林超賢的電影,這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很出彩的一部類型片。開場又酷又怪異,結局略悲涼又意味深長,西式的黑惡幽默,近景的細節拍攝,還有人物塑造的講究,黑幫電影裡《江湖告急》可以說是一朵奇葩了。他和《黑社會》的塑造方式不同,《黑社會》的淋漓盡致從裡到外、從人到群體、從思想到體制,結局一出還能讓你再受“這就是黑社會”的精神一震,這種架構在港產黑幫片有些“高定”的意味。但是《江湖告急》他的核心放到了江湖,在江湖遊走的人可能是黑社會,也可能只是依託黑社會生存的人,它的塑造點放得更低,也會有很瑣碎的細節,講的是忠義二字的沒落現狀,人情味和趣味性更濃一些。林超賢在裡面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安排,比如硬漢gay,黃秋生演關公,略有王家衛風格的開場白,導演皮這一下,觀眾還是挺開心的。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江湖告急》劇照,中間的關公是黃秋生

《逆戰》算是一部賠錢貨……當時是衝著周董去看的,其實《逆戰》沒那麼難看,比《刺陵》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高潮迭起和火爆的場面也扛不住劇情的尷尬,在當年的某官方統計中,逆戰虧損上億元,高投入遇到硬傷,人氣也救不了。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周杰倫《逆戰》

而《魔警》可謂是林超賢在類型片拍攝過程中的又一次滑鐵盧,全程看彥祖飆戲和張家輝不時冒出來裝神弄鬼,該林超賢的照樣很林超賢,但是看完會讓人心生他是不是要沒東西拍了的感覺。可是這部片子並不是一無是處,他的切入點非常特別,講的是人的心魔,從心理的層面去展開一個故事,這也是他在拍類型片的過程中求新的體現,只是,這個“新”沒有很好地把整部片子帶起來。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魔警》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林導的一個缺陷,這個缺陷叫感情戲。文戲的尷尬之處在很多作品裡都可以找到,最典型的莫過於《破風》,彭于晏和王珞丹的感情線實在是硬漢瑪麗蘇,生澀得彷彿是林導透過螢幕在向影迷解釋“你看我還拍了感情戲噢”,讓人接受無能。《湄公河行動》的文戲也是被人們詬病的一個點。他的作品整體非常硬,所以他從中加入文戲時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刻意煽情,他在《線人》裡對感情線的處理就是這部電影的一個不足,但是好在選角,演員的再塑造下整部片發展得較為流暢。陸毅在這裡沒發揮好,但是比起某么蛾子大陸劇,陸毅演黑老大還是能帶入角色的,相比之下桂綸鎂更驚豔一些,收放自如,而且從青春電影裡走出來的她絲毫不會在血腥和打鬥種生怯。《線人》是我最喜歡的林導的作品,從頭到尾砍人槍戰自然少不了,但是和血腥黑幫片不一樣的是它把終點放在陳細魁這個人物的塑造上,同時他作為小人物的悲情性在最後被推衍到了一個極點。謝霆鋒拿的金馬影帝實至名歸。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張家輝 謝霆鋒《線人》 這是在《證人》之後的又一次合作

再歪個樓。在後起之秀中,周顯揚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導演,畫面色調偏黃,而且配樂的選擇還挺講究,比如《大追捕》裡貫穿全片的肖邦夜曲,《黃飛鴻》裡梅林茂的配樂。配樂好的電影是確實很能帶入的,墨鏡王的插曲就很講究,很多老港片的原聲帶都是可以翻出來反覆聽的。不過這和個人喜好有關。《大追捕》和《線人》是我最經常給別人推薦的兩部10後的港產警匪片,《大追捕》是衝著張家輝飆戲,《線人》是衝著謝霆鋒飆戲,場面的殘忍程度當然是林超賢更勝一籌,從人物的塑造上,周顯揚也還是嫩了點,但是二者都有一個好,就是你能在電影裡捕捉到真感情,電影整體的和諧感和對觀眾的衝擊使作品瑕不掩瑜。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張家輝《大追捕》

至於《激戰》和《破風》,這種讓人血脈噴張的電影給影迷們鮮明地傳達了一個消息:林超賢真的很會拍男人。搏擊手、自行車運動員、軍人,這是近幾年林超賢用來展現男性荷爾蒙的角色媒介,作為魔鬼導演,拍他的電影真的很磨鍊人,典型例子就是大家的老公彭于晏。從《破風》開始我們可以發現,林超賢轉戰大陸之後開始在拍攝中非常充分地利用自然,俯拍的大場面非常震撼,那種遼闊的壯觀加上配樂,對於氣氛的渲染用土話說就是“燃”,很燃,大型的戰爭場面他也很喜歡,激烈又波折,看他的電影越來越容易讓人緊張。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破風》

林超賢就是這樣,警匪拍了好多,花樣玩膩了的時候,你以為他會一直這樣走下去,結果他拍了《激戰》;後來又拍了《魔警》,當你覺得他怎麼拐回去了還突然質量下滑的時候,他到大陸拍了《破風》;他拍完破風聽說他接了《湄公河》,你幾乎要大嘆R級大魔王要被廣電打壓了的時候,電影裡還是很明朗的林超賢風格;拍完《湄公河》他又拍了《紅海》,同樣的軍事體裁你在疑惑他能做出什麼不同的時候,他酷到飛起地衝擊了所有觀眾的感官。到這裡是一個非常淋漓盡致的林超賢,作為一個軍迷,主旋律片的外衣下他並沒有被束縛住,而是將自己野心裡想要營造的真實而振奮的場面完美地表現出來,他照樣揮灑荷爾蒙,照樣把人物塑造得儘可能地立體和飽滿,但是他把視野越放越大,他開始塑造群像,開始思索戰爭背後的人性,對比同類作品對於細節的把控也是前人少見,曾經那個優秀的類型片導演在新的範疇下開疆擴土,他的暴力美學同戰爭的還原和電影藝術糅合在一起,產生了屬於他的化學反應。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湄公河行動》中林導演試戲

希望他要一直這麼酷下去。我會繼續蹲守他的下一部作品。這是我的習慣,我的好習慣。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影评丨非专业影迷眼中的林超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