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圖:東方IC

“出去看看”不僅應該成為一種家長對孩子的獎賞,一種假期娛樂,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應該成為一種教育,一種成長。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橙汁

我應該算是同齡人中比較會“玩”的人。

看了一眼自己的“航旅縱橫”,除了三程10小時以上的國際航班未能導入之外,總飛行里程是3萬公里,也就是說,實際飛了6萬多公里。

與一般意義上跟旅遊團的“玩”不同,我從17歲,也就是高一升高二的那個暑假開始,一個人在這個孤獨的星球上各地撒歡。

一個人辦簽證,一個人訂機票,一個人訂房,一個人規劃自己行程的每一天,一個人拖著拉桿箱踏過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

獨自一個人去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風景,也寫就了總計十幾二十萬字的遊記。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香港維港夜景

“你這樣,你爸媽難道放心嗎?”這是經常會聽到的皺著眉頭疑惑滿滿的人們發出的聲音,本人女生的屬性可能更加深了這重疑慮,也是我想借這篇文章解答的一個問題。

1

既然上一篇寫的是怎麼學(參閱《一個985大學生所理解的教育:許多父母把孩子帶溝裡去了》),暑假又將近,這一篇我就來談談“怎麼玩”。

我不能說玩是用來輔佐學的,更不能說玩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學。我認為的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學和玩都很重要。玩學兼備,缺一不可。聽說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有這麼一句話:“像狗一樣地學,像紳士一樣地玩。”雖然去哈佛的時候我沒有進圖書館去考證,但是就這句話而言,並沒有厚此薄彼。

首先,可能還是要得益於爸媽給我的自由與“放縱”。與別的父母不同,也可能只是因為我媽真的太忙,我爸又不怎麼想管我,我在生活和學習上幾乎有絕對的自由選擇權。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在英國巨石陣

“要好好過你的生活啊”,是這個學期papa難得開車送我到杭州東站臨行前對我囑咐的最後一句話。這也側面反映我爸媽“教育”方式的與眾不同(說白了,其實根本沒在管我)。

其實外面的世界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危險,有的時候只是杯弓蛇影罷了。

2

機緣巧合,高一時表姐在英國念碩士,2014年暑假我去英國待了近一個月,幾乎玩遍了整個英格蘭,這就是我第一次獨自出國去“浪”。自此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

2015年暑假,一個人跑去港澳;2016年夏天,有十幾天在日本度過;2017年過年前的11天都在臺灣環島,暑假又在美國待了近一個月,在羅德島設計學院參加暑期課程並走了新英格蘭地區的幾個城市。

在這些旅程中,除2016年暑假的畢業旅行是和發小——璇同行外,其他都是我自己一個人踏上旅程。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羅德島設計學院暑期課程結束後,和同學合影留念

哪怕是走在持槍合法化的紐約凌晨兩點的布魯克林以及住在倫敦東區,我也從來沒有任何一次被恐懼席捲全身的感覺。誠然,在住房地點、旅行路線的選擇上,我們應該儘量穩妥、安全第一(我也一直踐行著),並且儘量避免去危機發生的旅遊目的地;誠然,東亞的治安算是超級良心,但是其實對於“外面的世界很危險”的不實論斷,大多數時候我認為都是自己嚇自己。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在倫敦眼俯瞰倫敦全景

從小到大,恐怖片甚至連柯南都不敢看的我,實在不敢用“大”去描述我膽子的體積,但是,經歷這些之後,我才真正明白,自己以前的膽小隻是因為我對外界的瞭解不夠。

3

不僅如此,我也漸漸發現,“出去看看”不僅應該成為一種家長對孩子的獎賞,一種假期娛樂,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應該成為一種教育,一種成長。而這種成長的誘惑更使得“敢”變得更加合理化,並且有必要。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是魯迅的話。拋開語境不談,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定是更加適用的。這個地球在越變越小,作為地球村村民的我們,只有對村那邊的人、事、物瞭解更多,才能更遊刃有餘。況且,光是探索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就足夠有趣。

▲英式早餐全餐

“橙汁,你才大二就這麼想,還挺不一樣的,說明你比我的思想獨立。”有一個研究生學姐曾這樣對我說。當時我們討論的話題是彼此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我覺得之所以會被這樣評價,是因為自己一個人經歷過許多事情吧。所以更加清楚怎麼獨處,怎麼不受別人干預地生活。

如《無聲告白》這本我很喜歡的書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一個人的旅行,也給了我很多一些窺探自己內心的機會。

“大學時期每天就要讓更多的事情發生,才能獲得成長。”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的課上,老師這樣說,我深表贊同。就是要有一些偏離日常生活的事情發生,才能讓你真正感覺自己切切實實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著自己被賦予的一生,不是嗎?

▲俯瞰紐約曼哈頓

如果只是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結果可能是無聊與厭倦。況且,只重複相同的一天又一天,便得不到太多的成長。可不論是人生哪個階段,我們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成長呀。

“玩”的意義,與“學”相類似的,都能帶來成長,它們在我身上帶來的改變幾乎一樣多。正是因為“玩”得多,走過的路也多,所以對待同一件事情,我能夠擁有與眾不同的更加多元的看法,擁有更深的認知深度。開拓眼界是一方面,構建起新的思考模式,培養決斷能力和獨立品格,也是通過“玩”的過程收穫的。

出門在外最晚的一次,是一個人在帝國大廈樓頂吹著風望著紐約繁華的夜景發呆到凌晨一點。即使是凌晨一點的紐約,依舊燈火通明。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在帝國大廈樓頂望著繁華紐約的夜景

被這種廣博所包裹的自己,顯得異常渺小,小到只是這個城市中的一粟,是這個世界中可以從未存在過的個體,是整個歷史長河中的塵埃。望著這一切,我彷彿看淡了很多,也想清楚自己將來究竟要過怎樣的生活。一個人走過很多路,耳聞目睹不少,也隨之成長了很多。

4

當然,也有一個人掉過很多眼淚、悲傷過的時候。

記得最傷心的一次,在花蓮清水斷崖,周圍都是結伴而行、互相拍照、露出最甜美笑容的旅客,只有自己是孤身一人。在這絕美的風景前,眼淚不爭氣地奪眶而出。然而更多的時候,卻是擁有眼前景緻的快樂。況且這些傷心的淚水最終都轉換成了堅強走下去的動力以及更厚的心理屏障。

每一次旅行我都會寫遊記,除了親朋好友,遊記的讀者更多的是素未相識的人。在上一篇去美帝遊記的開頭,我寫道:“也希望大家能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我用區區文字所描繪的這一切,那將是一番完全不一樣的圖景啊!”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美到讓人哭泣的花蓮清水斷崖

畢竟,我寫遊記的目的,絕不是想讓大家借我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更多的還是,想讓大家用自己的雙眼,去捕捉眼前最真實的每一個當下瞬間;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它的凹凸與起伏;用自己的唇齒去體驗養育當地人民的食物……

這絕不是照片裡的幾百萬個RGB構成的像素點,以及區區文字就能夠傳達與還原的。

“橙汁,看了你的遊記,寫得真好,感覺我也跟著你去玩了一次呢!”坦白而言,這不是我期望收穫的讚賞。

5

讀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我有點“壕”,其實,我的生活費在周圍同學裡只是中位數偏上。一位生活費比我高的復旦學霸姐姐的爸媽說,他們家那養女兒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富養。

我的父母覺得,真正富在的不是給我足夠多的可隨意支配的金錢,而是能夠給我頭腦以豐富充實,是能夠讓我去經歷、去體驗更多。對此,我深以為然。

一部iPhone X,和一次東南亞旅行相比,我寧願選擇市場定價上低不少的後者,因為頭腦裡的東西才是真正重要的,而不是我們所擁有的身外物。我們用認知去看待這個世界,用頭腦去思索這個世界,用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我們所擁有的物質所能起到的作用幾乎是微不足道……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每年都會舉行的7月京都祗園祭(拍攝時間:2016年7月24日)

這裡順便提一下,自從那次日本行之後,原來對學日語沒有一點興致的我,竟然興致勃勃地踏上了學習日語的征程,且至今從未間斷過。這不僅是為了N1的證書,與當地人自由地交流,毫無障礙地去了解關於那裡的更多,才是我真正期待的。

6

最後說說這種“敢”的“硬件”支持。

我的英語能力不差——雅思口語7.5分,還有我的方向感也不錯,這都是我敢一個人走下去的“硬件”支持,且後者比前者在一個人的自由行中重要得多。但最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探尋未知的遠方的心,是能起到一票否決權的關鍵,畢竟人際間的溝通可以用手語、肢體語言來替代,方向感的缺失在GPS、AR導航如此發達的今天,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

我為什麼17歲就敢一個人全世界去“浪”了

▲實踐大學(臺灣)牆上學生的設計作業展示

“橙汁,我們暑假要去波士頓和紐約,能不能推薦一下房子?”“我們一共要在英國待10天,哪些城市一定要去看看?”“你覺得在臺北哪個夜市必打卡呀,橙汁?”臨暑假或寒假前,我總會收到零零總總的諮詢,並很榮幸地成了許多朋友行前諮詢對象的首選。

關於旅行,不論是哪個年齡、人生階段,這個世界上總還會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帶給你“哇”的欣喜和驚歎。“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不應該只是一個老梗,真正被落到實處,對於個體才比較有意義;“錢包那麼小”、“工作那麼忙”也不應該是好奇探索這個世界的種種藉口。

6月悄然到來,暑假亦將至,出門去看一看,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