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

7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召開關於上半年自治區經濟運行情況的新聞發佈會。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金豹介紹上半年全區經濟運行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

據瞭解,內蒙古自治區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方面呈現出積極變化。預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穩步回升,先行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經濟增速,發展質量逐步提高。

三次產業總體平穩

一是農牧業生產保持平穩。種植業穩中調優,農作物、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略有增加,分別達到1.3億畝和1.02億畝;畜牧業穩定增長,截至目前,全區大小畜產仔5657.4萬頭只,豬、牛、羊、禽肉類產量穩定增長。需要關注的是,當前農牧業防災減災形勢較為嚴峻,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影響,截至目前,全區農作物受災面積2157.98萬畝,其中乾旱受災面積1938.47萬畝,成災面積1092.01萬畝;全區受災草場面積5.5億畝,受災牲畜3543.2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6.1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

二是工業生產“量價”齊漲。從產量看,前5個月,多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從價格看,前5個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8%,6月下旬,30種工業品同比上漲27種,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4.1%,預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三是服務業增長平穩。商貿流通業總體平穩,前5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8%;交通運輸業繼續較快增長,前5個月,鐵路貨運量增長11.5%,上半年,公路貨運量增長9.1%;幸福產業快速增長,預計上半年接待旅遊者4582.8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1235.3億元,前5個月,全區電影票房收入3.2億元。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方面,確定退出煤礦22處、產能1110萬噸/年;完成鋼鐵產能置換200萬噸、電解鋁250萬噸;去庫存方面,截至5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1.5%;去槓桿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1.7個百分點;降成本方面,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下降1.1元;補短板方面,上半年,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8.7%,較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

二是新動能茁壯成長。新產業加快發展,前5個月,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增長15.6%,新產品增長強勁,太陽能電池、石墨及碳素製品、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6.3%、28.7%和747.7%。新業態發展迅猛,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增長46.5%和33.9%;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72.2%,固定、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分別增長41.8%和281.5%。

三是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自治區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達成技術交易421項、合同交易額4.2億元。新認定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14家。在呼和浩特市創建全國首家四眾創業市場(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前5個月,全區專利申請6887件,增長59.1%;專利授權3903件,增長74.9%;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1.86件,較上年末提高0.07件。

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重大風險有序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逐步化解,重點地區農村牧區高利貸存量呈下降態勢,企業債化解積極推進,“11蒙奈倫債”兌付事宜圓滿解決。

二是脫貧攻堅持續推進。新增扶貧資金按照每個旗縣1000萬元、人均1000元左右標準重點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群體。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3.27萬戶,15.84萬貧困人口納入農村牧區低保範圍,符合規範轉診轉院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

三是汙染防治取得新進展。前5個月,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全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10.5%,42個地級城市水源地水質達標率81%;52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55.8%,較一季度提高3.9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7%,較一季度下降1.9個百分點。生態建設積極推進,完成營造林810萬畝、種草2735萬畝、水土流失治理479萬畝,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56.3%、91.2%和51.8%。

內蒙古自治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

改革開放步伐加快

一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印發實施《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實施方案》《關於穩步推進農村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自治區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實施方案》《關於全面實施煤炭資源市場化出讓的意見》等一批政策文件,“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及無介質電子營業執照發放、“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全面推進,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二是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前5個月,進出口總額增長2.7%,較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9.6%,與一季度持平;進口下降1.9%,較一季度收窄0.2個百分點。中歐班列實現快速增長,前5個月,經滿洲里、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1089列,增長57.8%;過貨量7.3萬標箱,增長47.1%;其中,我區始發開行中歐班列46列,增長2.8倍;過貨量2735標箱,增長1.6倍。“走出去”步伐加快,前5個月,新備案境外投資企業16家,中方協議投資額2.85億美元,增長2.7倍。

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高

一是財政收入質量不斷提高。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4.5%,較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79.2%,同比提高8.2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

二是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4.7%,高於全國平均8.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2%,高於全國平均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18.5%,高於全國平均2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9.1%,較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

三是居民收入穩步增長。預計上半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全年目標基本持平,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高於全年目標。

四是就業形勢保持平穩。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14.07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56.27%;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9%,低於年初確定目標0.41個百分點。

五是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人數基本完成年度計劃。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9.5%和14.3%,城鄉特困人員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12%和24.8%、集中供養標準分別提高5.9%和11.2%,失業保險金髮放標準上調10%,人均每月增加166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