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精準扶貧扶出美麗鄉村

孟州市:精準扶貧扶出美麗鄉村

網絡配圖

仲夏時節的孟州市槐樹鄉源溝村,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四通八達,一盞盞太陽能路燈悄然挺立,一棟棟具有民俗風格的建築錯落有致……記者近日在該村採訪時,鄉親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黨的扶貧政策讓俺村美了、富了、出名了!”

一個省級貧困村何以短時間內甩掉貧困帽子,變身美麗鄉村?孟州市委書記盧和平說:“我們堅決貫徹落實市委書記王小平關於精準扶貧的指示精神,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集體強、群眾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之路。”

三溝建成宜遊公園

源溝村由上源溝、中源溝、下源溝三個自然村組成。三村一溝相連,村中有溝,溝中有村。深100多米、寬數百米的溝底植被豐富,加之溝底有兩個泉眼,成為獨特的陵區生態資源。

精準扶貧,規劃先行。按照“產業有特色、生態有呵護、文化有傳承”的設計理念,上源溝以“雙市會”古街為主,打造古街休閒文化、當地手工藝加工等特色街區。中源溝以老大隊部、和睦大講堂、小型文化廣場為中心,打造公共服務、公眾娛樂中心,同時發展蔬菜大棚等,發展體驗農業,並利用溝下兩個泉眼為支點,打造源中源水街;溝坡為休閒步道、亭榭遊園,與油用牡丹融為一體,發展親水遊、觀光遊。下源溝以坑塘為中心,保護生態溼地,發展垂釣、水上娛樂項目。三溝有溝底、溝坡、溝上三重景觀,相互融合,如同一個大公園。

整個規劃不僅涵蓋坑塘溼地、大小道路、水街大壩、亭臺樓閣等,更從垃圾處理、廢水處理做起,進行美麗鄉村規劃。

目前,中源溝溝底修復方案設計已完成,村民們正在建設。其中,溝底水系改造已完成兩個水壩,溝底亭榭已經建成。溝底步道共計8000米,已完成約2000米。溝坡觀光步道正在施工,完成2000多米。鄉村吊橋已經清理場地,開始施工。“雙市會”古街已經完成設計和確權工作,正在加緊修復。

產業支撐共同富裕

源溝村在實施精準扶貧之初,就提出要以農業項目建設為支撐,走農旅融合特色鄉村遊發展之路。

該村有115戶378人,其中建卡貧困戶41個121人,是省級貧困村。由於土地貧瘠,加之乾旱少雨的自然條件,700畝耕地全是靠天收。孟州市在精準扶貧中,通過水利部門引進國家專項資金,引沁河水,建成了投資150餘萬元、蓄水量5萬餘立方米的灌溉坑塘,並配備兩個提灌站。一個坑塘項目不僅滿足了全村700畝地灌溉,還解決了群眾生活用水、用電問題,徹底打破了制約該村發展的水電瓶頸,使該村今年小麥每畝增收150公斤。

為統籌發展,共同致富,該村實行公司化運營,先後成立了孟州市鵬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九畝田專業合作社。其中,鵬源公司是該村集體經濟項目,從經營全村土地出發,投入32萬元,開發荒溝種植100畝山東沾化冬棗,當年見效收益,同時帶領群眾,投資35萬元種植油用牡丹285畝;九畝田專業合作社由能人帶頭、農民自願參加組成,引進了短平快項目——U形鎖加工,安置17個貧困戶脫貧致富,並經營“雙市會”古街、驢磨坊等特色旅遊項目。

從2015年到2017年底,該村逐步有39個貧困戶脫貧,僅剩2個貧困戶4人,均為殘疾致貧。孟州市通過財政兜底脫貧,使該村去年年底徹底摘掉貧困帽子。

鄉村振興融合城鄉

記者在該村曾是貧困戶的郭光有、郭光勝家中看到,院落乾淨整潔,水沖廁所、淋浴設施齊全,天然氣、有線電視全部通上。他們說:“城裡有的俺這裡也有,城裡沒有的俺這裡也有。”

鄉村振興,讓鄉村成為城裡人羨慕的地方。孟州市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分步實施城市公共服務延伸工程。

在孟州市組織、住建、農業、衛生計生等部門的幫助下,該村衛生所建成投用,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睦大講堂等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老大隊部改造及綠化完工,285米坑塘路、350米驢磨坊路、450米棗園路鋪設完畢,天然氣管道入村入戶全覆蓋。

孟州市愛衛辦負責該村改廁項目。目前,上源溝、中源溝已經改造完成70戶,下源溝改造基本完工。同時,村裡5個汙水處理池已經完工,可以處理全村廢水;三個自然村每村一個垃圾中轉站,正在施工。

孟州市農辦負責的整村農戶庭院側立面改造正在施工,已改造完成40戶;村內排水溝建設已經啟動;47盞路燈安裝完畢,夜晚亮化工程正在實施。

村莊美麗,引來金鳳。該村鄉村遊項目受到洛陽、濟源等地客商青睞,水上游樂、觀光農業等多個項目即將簽約。

如今,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來到這裡,體驗窯洞文化,領略陵溝風情,可他們更羨慕的是富裕起來的農民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