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近年來,孟州市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民本思想,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四好農村路”創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對待,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在精心打造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四好農村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廣大群眾從“四好農村路”創建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2018年以來,孟州市累計投入資金2.5億元,提升、美化農村公路501公里,改造過村路段46條,建設公交站亭251座、站牌323個、遊園節點38處,廊道綠化934公頃,完成貫穿陵、平、灘農村公路的全面提升。通過創建“四好農村路”,孟州市農村的交通環境、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實現了大幅改善,群眾普遍反映路更寬了、燈更亮了、村更美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去年,該市被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授予“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稱號。該市還先後被授予“河南省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範縣”和“河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稱號,王園線被評為全省首批“美麗農村路”。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孟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和平在全國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領獎。


描繪美麗畫卷 享受休閒生活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孟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沛(左一)在“四好農村路”施工現場調研。


  整合休閒資源。孟州市將公路與沿線周邊鄉村風貌、田園風光、產業園區充分融合,把該市著名的白牆、柴河、順澗等水庫,韓園、湘子故園、顯聖王廟等景點,老家莫溝、美麗鄉村源溝等民俗村,韭菜基地、豐潤園、九畝田等特色種植園區優化串聯,建成了特色鮮明的陵區“田園果嶺路”、灘區“黃河風光路”、平原“現代農業路”三條環線。孟州市還以環線為紐帶,培育發展農家樂、民俗遊,形成戶戶參與、人人受益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域旅遊格局。每逢週末和節假日,本地的、外地的,騎行的、駕車的,或三五成群,或呼朋喚友,欣賞沿途美好風光,享受騎行垂釣樂趣,徜徉美麗農路畫卷,體驗韓愈故里文化。莫溝村圍繞“吃、住、行、遊、養、娛、學”等旅遊要素業態在該村戲臺南側建設武松美食文化廣場,已入住商戶25家,將南桃園等民宿窯洞通過招標形式承包出去,盤活沉睡資本。去年五一假期,莫溝村共接待遊客15萬人次,綜合收入達430萬元。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農村公路黨旗紅。


  建設休閒場所。該市組織設計單位深入基層調研,充分聽取民意,結合孟州的人文、地理、民俗、民風等特點,在農村公路兩側科學規劃、重點建設了彩雲之邊、田園果嶺、鄉里歸途、初心、樂行、山水、交通等驛站,可為過往行人和車輛提供暫時休息、觀光、餐飲、充電、換乘車輛、共享單車和農產品銷售等功能。每個驛站都栽植有綠植和花卉,基本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綠化效果。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完善的服務功能吸引了周邊縣市的遊客慕名而來。尤其是到了週末或節假日,更是車輛成隊,遊客如織,或漫步賞花,或駐足留影,田園果嶺和初心驛站已經成為孟州市抖音拍攝地、網紅打卡地。


豐富農業業態 打造觀光農業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近年來,孟州市水果種植的品種和麵積不斷增加,正在步入小康生活的居民不再拘泥於超市購物的模式,而是走進田園享受現場採摘的樂趣。趙和鎮西趙和村劉有富的大櫻桃園就位於“四好農村路”孟石線上,去年5月16日開園以來,園內前來遊玩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劉有富喜笑顏開地說:“多虧了‘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公共交通方便了,道路平坦了,給我這櫻桃園帶來了不少顧客。”東全線上的趙和鎮上寨村是我省的生態文明村,現有5家葡萄、軟籽石榴、桑葚等水果採摘園。該村還計劃發揮葡萄、桑葚等採摘園的帶動作用,修建一座5萬立方米的水池,放水養魚發展垂釣,建設溫室大棚,建成集休閒、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公交車開到家門口。


  近年來,孟州市不斷優化“東糧、西果、南藥、北菜”的農業種植結構,共建設高標準糧田約1.4萬公頃,累計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602家,建成益農信息社220個,土地流轉面積達約1.5萬公頃。目前,該市擁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200餘家,其中省、市級深加工企業21家,打造了掌櫃食品、雜糧先生、華興酒精、全義韭菜等一批農業品牌。槐樹鄉依託陵區地形地貌和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大力發展林果業。目前,該鄉共發展油料牡丹800公頃、蘋果樹100公頃,有集中種植村5個,特色種植村1個,以石榴、桃、獼猴桃、櫻桃為代表的特色小雜果54公頃。該鄉還在美麗農村路沿線規劃發展了櫻桃、蘋果、石榴、鮮桃、獼猴桃採摘園30餘個,讓果農足不出戶就能打開銷路。槐樹鄉湯廟村果農趙立有說:“以前我種石榴,果熟了送到城裡,還得給批發部說好話才能賣。現在這路一修好,來這裡遊玩的人很多,生意比過去好多了。前年,我憑種植石榴收入4萬元。去年,我又擴種了1公頃石榴,這路修得真是好啊!”


道路提檔升級 領跑全域旅遊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品千年古韻孟州城、賞醉美四好農村路”孟州“隆豐杯”鄉村振興馬拉松賽現場。


  按照弘揚韓愈文化、繁榮黃河文化、挖掘南太行窯洞文化思路,孟州市大力發展觀光旅遊、度假旅遊、休閒農業與鄉村遊等。2017年以來,該市結合交通情況和鄉村旅遊業態發展現狀,先後投入6000餘萬元,改造提升現有景點道路2800米,建設通往景點健身步道5200米,打造休閒遊園節點38個,提升沿線景觀8處。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道路通,旅遊興。


  沿黃河旅遊帶,該市以休閒、度假、體驗為重點,突出發展“觀光遊”“體驗遊”。王園線地處該市沿黃河旅遊帶,距離市區僅有5公里,道路的提檔升級給黃河旅遊熱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附近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沿線的竹園村主要種植大棚蔬菜、冰菊、蘑菇、陽光玫瑰葡萄和各種小雜果。僅冰菊溼花,666平方米產量約1000公斤,一個棚收入2萬餘元。曬乾的冰菊花一朵約18元,精裝盒一盒180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該市通過挖掘南太行窯洞文化,以莫溝、源溝、古周城等自然人文資源為重點,突出發展鄉村休閒遊。近兩年,省級貧困村源溝村發展油料牡丹園、棗園、桃園、梨園、果蔬大棚等觀光休閒農業33公頃,鋪設8000米溝下觀光步道,嵌入吊橋、驢磨坊、粗布坊、農家樂大鍋臺等,村民人均收入比過去翻了幾番。近兩年,國慶長假都有1萬餘人到源溝村觀光,平時每個雙休日也有1000人前來休閒。2018年,源溝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孟州天路”——獲孟線。


  孟州市還充分發揮公路體育功能,發展公路休閒遊。隨著自駕遊的火熱,公路休閒遊已成為一種時尚的旅遊體驗方式。為此,該市投入近1億元,在王園線、龍石線和獲孟線建成30公里的慢行健身步道,在焦作首家引入農村公路共享單車,吸引孟州市及周邊洛陽市、濟源市、鞏義市的騎行愛好者,前來獲孟線觀賞“孟州天路”的沿途美好風光,體驗騎行的快樂時光。該市還成功舉辦了鄉村振興半程馬拉松比賽,進一步叫響孟州“四好農村路”品牌。


“四好農村路” 助推脫貧攻堅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正在實施的“白改黑”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孟州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改善貧困農村基礎設施、方便群眾出行、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來抓,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助力全民實現小康。


  著力打通“扶貧主動脈”。針對槐樹鄉、趙和鎮地處丘陵地區,貧困村相對集中,道路通行不暢的實際情況,該市投資4000餘萬元修建了一條高標準鄉道獲孟線,打通了兩鄉鎮之間的快捷通道,方便了群眾出行,也為貧困村群眾去產業集聚區打工提供了便利,促進了沿線產業發展。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農村公路邊坡養護。


  集中消滅“次差路”。孟州市將貧困村道路分為“好、中、差”三類,優先安排解決道路差的自然村,按照“無路修路、差路修復、綜合提升”的思路,在道路修建中遵循“優先安排項目、優先解決資金、優先通客車”的“三優先”原則,先後修建完善了下湯溝村、趙坡村、東田丈村、西田丈村等24個貧困村道路近30公里。2018年,該市在槐樹鄉源溝村投資200餘萬元修建了一座吊橋,將3個自然村連接起來,通過發展旅遊、大棚種植,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美! 孟州市“這條路”美出新高度!

通往人民心中的“暖心路”。


  建設便民驛站節點。根據陵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地勢險要、環境優美的特點,孟州市建成了突出地方特色、具有濃郁鄉村氣息的田園果嶺、彩雲之邊、初心等驛站節點,為過往行人和車輛提供暫時休息、觀光、充電、換乘車輛、公交車、共享單車和農產品銷售等服務,為陵區發展地域經濟、鄉村旅遊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趙和鎮下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田佔民說:“之前我們出門只有孟石線一條路,自從獲孟線修好後,給我們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農產品能夠便捷地運到孟州市區和濟源、洛陽等地,縮短了不少路程。”在“四好農村路”創建中,該村有10多戶貧困戶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增加了貧困戶家庭收入。現在道路暢通,環境也美了,來“天路”(指獲孟線)上休閒、採風的人也多了。下一步,該村準備流轉20公頃土地開展無公害蔬菜和瓜果種植,發展特色農業,到時候每公頃土地收益將比常規種植收益高出至少1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