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囊謙縣吉曲鄉古木橋距離縣城130多公里,位於吉曲鄉改多村改達塘,約始建於公元六世紀左右,相傳是由一位建橋大師嘎然多傑帶領附近村民所建,至今有1400多年曆史。在一千多年的歷史裡,吉曲古木橋是吉曲河流域通往聞名聖地《嘉瑪瑪尼》及吉曲河兩岸諸多村落的唯一橋樑。

近年來,隨著國家美麗鄉村建設等眾多政策的便捷,吉曲鄉修建了水泥新橋,原來的古木橋漸漸無人使用。如今,這座具歷史價值的大齡老古木橋正面臨著腐朽、侵蝕等眾多自然考驗。

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近日,玉樹州古建築協會、囊謙縣文化部門聯合赴吉曲鄉考察調研古木橋現狀及文物建築保護工作。因常年風吹日曬及雨水侵蝕等自然現象,現古木橋嚴重傾斜、腐朽,如何修復和保護好這座古橋成為了工作人員迫在眉睫的責任。

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吉曲古木橋屬藏式伸臂橋,結構獨特,造型美觀大方。這種古木橋,集數學、力學、美學於一體,建築之奇、結構之巧。架設方法是從兩岸分別層層壓木,每一層均用石頭填充,逐層各伸出數尺。當兩岸層木相距一丈時,再用大圓木連接為梁,在其上橫向密鋪長數尺的細圓木作橋面,兩端用木釘或牛皮條綁紮固定即成。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藏族建築文化專項保護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玉樹州古建築協會會長尼瑪介紹,吉曲古木橋歷史比較悠久,依然留存到現在真是不容易,這種級別的古木橋在四川地區都列入了國家級文保單位,如今,古木橋嚴重腐朽,州縣文化部門和州古建築協會將盡最大努力保護、修復這座古木橋。

尼瑪說:“自從我從事玉樹州古建築保護傳承工作以來,前後參加了很多國內外科普文物建築方面的學習,像古木伸臂橋是中華民族橋樑建築藝術的魂寶,也是民族特色橋樑建築的珍貴遺產,保護和傳承好這些所剩幾無的文物建築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

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據資料記載,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進藏時,曾經過吉曲古木橋,且在此地宿營一宿,由此,留下了一段歷史傳說,而後吉曲河流逐漸形成了文化、經濟、宗教、農牧業上的密切來往,古木橋便是吉曲河流域農牧民群眾貿易集散中心及河流兩岸社會經濟發展的唯一大橋。

吉曲古木橋:跨越千年的風雨訴說

據瞭解,像吉曲鄉這種古木橋多見於谷深水急以及河面較寬,必須增大跨徑的特殊地形。如今玉樹州留存的這種橋興於元代,盛於清朝、民國,歷史悠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