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中央廚房」這樣烹製美味!「獨家祕方」大揭祕

近年來,我國媒體融合已進入深水區。但媒體融合絕不是造一個華麗的“中央廚房”這麼簡單。爐灶再豪華,食材再豐富,如果作為大廚的採編人員覺得不好用、不願用,就派不上任何用場;傳配菜系統再高級,渠道再四通八達,如果齒輪咬合不緊密、不順暢,就無法第一時間將熱騰騰的新聞大餐分發到用戶手上。紅網在“中央廚房”模式上有哪些探索和實踐?曾烹製出哪些美味佳餚?有哪些獨家秘方?來聽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副總編輯周珞的分享。

紅網“中央廚房”這樣烹製美味!“獨家秘方”大揭秘

傳播君:能否介紹一下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的基本情況和功能定位?

周珞:紅網在“中央廚房”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上一直走在前列。2016年,組建“重點報道組”進行融合創新報道全國“兩會“,此後逐步探索自身特色運作模式。2017年6月,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正式啟動中央廚房建設。中央廚房(融媒體中心)是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採編團隊的調度指揮中心,負責全媒體新聞產品的採集、生產、分發和效果評估等,實現了新聞資訊“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發佈、全天滾動、多元覆蓋為一體”的內容生產發佈流程,開啟“內容+創意+技術+渠道”的傳播格局,推動內容生產的“認知融合、部門融合、平臺融合、技術融合、渠道融合”。

傳播君: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最大的特色是什麼?有哪些成功經驗?

周珞: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已形成“網、報、端、微、視、屏”兩端三級六位一體樹型傳播矩陣,紅網、時刻新聞客戶端、紅網手機報、戶外LED聯播網同頻共振,打造城市中心的“新聞直播間”動態感知傳播體系;《紅辣椒評論》《論道湖南》組織配發評論員文章,形成氛圍。紅網、時刻新聞客戶端、141家紅網分站,時刻新聞141個地方頻道,微博、微信一齊發力合唱,融媒體打通服務基層的“最後一公里”。經過“盛開的夢想·十九大宣傳報道”“扶貧攻堅鄉村行”“2017年抗洪救災”“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全國兩會”等大型融媒體報道的實戰練兵,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運作模式漸趨成熟。

一是積極整合利用自身“六位一體”傳播矩陣優勢形成了紅網核心競爭力。通過17年的建設發展,紅網已構建起省市縣三級融合、兩端(pc端、移動端)、四屏(電腦屏、手機屏、戶外大屏、電梯小屏)的黨媒新型傳播平臺,紅網網站及141個市縣分站集群、時刻新聞客戶端及141個市縣分端集群、微信公眾號、紅網官微、紅網手機報、紅網新聞LED聯播網等多個平臺。多平臺緊密聯動,第一時間做到新聞傳播覆蓋全省,形成全媒體宣傳、全業態傳播、全方位解讀、全平臺覆蓋的傳播新樣態。所以,放大自身“網報端微視屏”六位一體矩陣優勢,本身就是融合傳播的迫切需要。

二是構建科學工作機制提升了指揮協同能力。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在重大題材的內容生產上,實行黨委書記抓總、編委會集體決策、總編輯指揮調度、重點報道組與各部門各平臺緊密協作的內容生產機制。

三是形成思想認知上的真融合。湖南紅網中央廚房 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而且在思想上更是高度統一,高度融合。同時,擁有成熟的指揮系統、運作模式,還有一套實用的激勵機制,從而促使融合理念走進了每一個記者、編輯、技術員與通聯人員的心中,體現到了每一天的日常內容生產細節裡。

四是注重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是順應個性化時代的有效路徑。紅網採取項目小組的方式,鼓勵員工發揮個性、鼓勵各平臺進行適合自身屬性的“多種生成”,同一個新聞,各端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互為補充,互為影響,取得“1+1>2”的效果,具備更廣泛的傳播力。

傳播君:自媒體上有一些對於“中央廚房”的質疑,比如把“中央廚房”比作“形象工程”“景觀工程”“羊頭工程”“節慶工程”“要錢工程”等,對於這個問題,您是怎麼看待的?

周珞:紅網作為湖南省黨網和湖南媒體融合的先行者,並未致力於“中央廚房”物理空間上的打造,主要著力於“中央廚房”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上,著力推進三個融合,即內容生產融合,讓文字與音視頻內容相融合形成新表達;技術手段融合,讓品牌產品與新應用相融合形成新體驗;平臺資源融合,讓省級平臺與百餘家紅網分站相融合,形成新的採編體系和傳播格局。全國媒體都在建設中央廚房,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正探索一條策劃先行、數據支撐、技術亮色、紅網個性的時政新聞報道路徑,規劃一條運行良好穩定創新的時政“產品”生產線。

傳播君:未來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將如何發力?

周珞: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將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建好“中央廚房”生產管理的直達體系,打造適合全媒體融合的內容生產、傳播、運營機制。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加快推進“紅網雲”融媒體平臺成為服務湖南的省市縣三級矩陣聯動傳播雲平臺。堅持主流定位不動搖、堅持輿論引導不動搖、堅持服務群眾不動搖,提供最新最快最準的信息,推出更多有溫度有深度的新聞報道,讓正能量充滿網絡空間。

爆款產品

爆款1:H5丨剛剛,長沙這些地標建築動次打次……動起來了

紅網“中央廚房”這樣烹製美味!“獨家秘方”大揭秘

作品以市民“朝夕相處”的9處長沙地標建築為主體,精選高清大圖,採用舞臺動畫關聯,進行手繪創作,配上趣味十足的旁白和卡通形象。設定時間軸動畫,連貫自如地讓靜默的地標建築靈動起來。交互設置上,採用一鍵觸發式邏輯跳轉按鈕,省去繁冗多餘的互動過程,指尖一動,靜默的鋼筋水泥便展現出靈動俏皮的一面。作品以極簡的互動方式走入人心,便於網友參與和推廣。該創意H5作品用個性化的設計語言,表達了網民對新時代長沙生活的熱愛,時刻新聞客戶端首推之後,作品在微信朋友圈得到廣泛轉發,並被多家平臺先後轉載,點擊量突破118萬多,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爆款2:“雙綠”古今談 ㊤丨古人如何保護綠水青山?

“雙綠”古今談 ㊦丨從古代詩歌讀懂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

紅網“中央廚房”這樣烹製美味!“獨家秘方”大揭秘

該作品在表達形式上敢於創新,以長短句結合,打造語言的韻律美感,融合最新最潮的網絡流行詞彙,隔幾句話就抖一個“包袱”,營造笑點不斷、輕鬆愉悅的效果;通過簡單清新、內涵豐富的手繪畫,讓讀者在開開心心看完之後,回味無窮。作品從歷史的深度、人文的厚度、詩詞的美度,解讀“雙綠”理念的豐富內涵和深遠意義。上篇以通俗而平實的文字,時尚、幽默的漫畫,把枯燥、冗雜的古代環保官銜和條款簡潔明快地呈現給讀者。下篇以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為基礎,將古人的思想與今人的智慧相融合,彈奏出“高山流水有知音”的和諧樂章。作品發出後,成了朋友圈的爆款,點擊量高達186萬。許多網友紛紛留言稱“有意思”“願意看第二遍”,清新的文本、幽默的畫風,引得同行媒體學習、效仿。

爆款3:《紅網大數據告訴你 湖南如何應對6·22特大暴雨洪災》

紅網“中央廚房”這樣烹製美味!“獨家秘方”大揭秘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中央廚房在紅網輿情大數據監測部門的支持下,整合全網一千餘萬條全省防汛抗災動態信息,以及紅網矩陣的權威數據,創新推出了大數據解讀產品兩期,用數據圖解和H5的呈現方式,體現省委省政府加強部署,領導靠前指揮場景。防汛抗災大數據系列報道,既有理性的數據,又有情懷和溫度,報道內容客觀準確,信息權威服務性強,矩陣宣傳忙而不亂,讓黨的聲音成為覆蓋全省防汛救災的“強電波”,迅速得到了全網轉載,朋友圈刷屏,2條報道點擊量高247萬。作品貼近各地幹部群眾、武警官兵、解放軍等參與防汛抗災的生動場景,貼近社會各界參與救援的暖心時刻,讓正能量遍佈在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貼近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積極擔負起打擊謠言、引領輿論的黨網責任。通過“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正能量新聞報道和全力引領輿論的積極作為,邁出了紅網從“信息媒體”向“意義媒體”的實質性跨越,充分展示了黨網新媒體的強大引領能力。

傳媒論道 | 中央廚房

新時代,新技術,新變革。叩問網絡媒體誰主沉浮?且聽業內人士談經論道!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中央廚房”已成為媒體融合的“標配”。“中央廚房”到底是怎樣一個廚房?如何“烹製”新聞大餐?“烹製”了哪些美味佳餚?《網絡傳播》雜誌微信公眾號特設“傳媒論道”專欄,近期將圍繞“中央廚房”話題,邀請傳媒人士展示成果、分享經驗。持續連載中,敬請期待!

紅網“中央廚房”這樣烹製美味!“獨家秘方”大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