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加旅遊旺季 讀懂氣象預警信號安全出遊

暑期加旅遊旺季 讀懂氣象預警信號安全出遊

進入7月,學生們陸續放假,迎來輕鬆時刻,家長們也開始安排起出行計劃。暑期加旅遊旺季,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密切關注氣象部門權威發佈的天氣預報預警和災害防禦建議。那麼現在就讓我們系統瞭解有關天氣預警的知識,在愉快出遊的同時,千萬別忽視氣象災害風險。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

暴雨來臨之前,氣象部門會向社會發布預警信號,按照由弱到強的順序,暴雨預警信號分為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暴雨藍色預警,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暴雨黃色預警,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暴雨橙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暴雨紅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不同級別預警注意什麼

藍色預警:暴雨來臨時,最好待在屋裡,遠離窗戶;待在房屋中要時刻注意煤氣洩漏,關掉煤氣和電路,假如看到火苗,要迅速離開房屋。如果打雷,不要看電視、上網,應拔掉電源、電話線及電視天線等可能將雷擊引入的金屬導線。此外,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在室外時,要儘可能快速進入室內,來不及躲進去,就用可以找到的物品保護頭顱不受傷害。由於暴雨中電線短路,可能導致人們觸電而亡,應遠離電線。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及接打手機,以防雷擊,遠離河流湖泊、稻田以及空曠地區,遠離廣告牌以及簡易建築物。

黃色預警:儘量避免車輛在積水中行駛;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採取必要的排澇措施。暴雨黃色預警發佈後,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積水深度超過排氣管時應採取道路封閉措施;立交橋涵洞出現積水後,政府相關部門應立即封鎖立交橋並設立警示標誌;大面積積水的低窪路段,相關部門應及時疏通排水口。大家最好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或開車,儘量避免車輛在積水中行駛。暴雨來臨後,立即將車開到地勢較高處停放,千萬不要停放在地勢低窪處。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特別注意夜間的暴雨,提防破舊受損房屋倒塌傷人。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採取必要的排澇措施。

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暴雨可能已經或即將導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漲、地面交通中斷、輸電線路中斷等災害;應立即尋找安全建築躲避,等待降雨停止。各有關部門應立即進入應急崗位,進行嚴密監控並採取救援措施;處於山地、丘陵、河流附近的人員應馬上撤離至安全地區;大型群體性活動組織者應立即停止活動並妥善安置或設法安全疏散人群;醫院、學校等各單位應堅決採取措施保障本單位人員安全,停止外出;人們應立即尋找安全建築躲雨,駕駛員如果遇到車輛熄火或者無法正常行駛時,應觀察地表徑流情況,如果徑流在迅速彙集應果斷棄車躲避,等待降雨停止再行轉移車輛;預警區域各單位和人員應及時收聽收看有關部門應急信息和氣象預警信息。

藍黃橙紅颱風預警級別

炎炎夏日,海邊是人們旅遊的熱門地,但在海邊遊玩的同時,也要警惕颱風。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強烈天氣系統,它像在流動江河中前進的渦旋一樣,一邊繞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由於能量大,颱風所到之處製造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往往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

颱風藍色預警,24小時內可能或已受颱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並可能持續。颱風黃色預警,24小時內可能或者已受颱風影響,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或陣風10級以上並可能持續。颱風橙色預警,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受颱風影響,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或陣風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颱風紅色預警,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受颱風影響,平均風力達12級以上,或陣風14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颱風來了應該如何避險

颱風藍色預警發佈,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船舶回港避風或者選擇其它繞道航行等;颱風黃色預警,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加固港口設施,固定港內船隻,撤離船上人員;颱風橙色預警,儲備食物淨水等生活必需品,關注最新發布的颱風預警信息,沿海地區人員減少外出或調整出行計劃。

颱風在海上的風力很大,而且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是旋轉風,並伴有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大浪和狂浪,一般的船隻是無法抵禦的。對於船隻來說,最好的防範措施就是快速駛離。這個時候要特別關注“颱風預警和預報”,尤其是颱風中心位置、中心強度、移動速度、移動方向、風圈半徑等等,因為這決定了船隻如何撤離,駛向哪裡。

颱風移動速度慢的5-10公里/小時,快的25-30公里/小時,一般中小漁船是達不到這個速度的,大船雖然可能有這個速度,但是颱風一旦形成和加強,常常很快在周邊形成直徑數百公里大風圈。所以,一旦收到颱風警報,作業船要在第一時間急速駛離,回港避險。

如果人員在外面,千萬不要在臨時建築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如果你是開車的話,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如果你住在帳篷裡,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則應立即上岸避風避雨。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裡,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如颱風加上打雷,則要採取防雷措施。

暑期出行要密切關注天氣

高溫天氣影響下,暑期旅遊的目的地多以海島、草原、高山等避暑地居多。氣象專家表示,海島、草原、高山這些地方,恰恰是災害性天氣多發的地方,是颱風、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多發地。當前南北方都正值主汛期,天氣形勢複雜多變,暴雨洪澇、颱風、高溫熱浪、山洪地質災害、強對流等災害頻發。大家出行期間規避風險的最重要做法就是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

氣象專家提示,在涉及水上游樂項目時,對於災害性天氣必須以預防為先,特別要關注大風、海浪等預報預警信息。在山嶽型景區遊玩時,碰到打雷天氣,儘量不要到山頂上去,不要乘坐纜車;不要脫離景區規定路線,避免遭遇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如果出現極端突發天氣,旅行社出於安全考慮取消或變更行程時,遊客應理性對待,詳細瞭解情況,耐心聽從建議,以安全為重。

每年夏季是強對流天氣的高發期,強對流天氣來臨時,經常伴隨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等惡劣天氣,是具有重大殺傷性的災害性天氣之一,在夏季較為常見。對於強對流天氣,最好的防禦就是躲。多關注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能讓防禦措施更加準確,根據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不同的防禦措施。(來源:陝西傳媒網-三秦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