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學前教育課改「三管齊下」,打造區域課程優質均衡的「上城範式」!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上城教育又有一項新成果近期亮相了:一本名為《上城行動:區域推進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的新著作,正式對外公開發布。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教育一直是杭州市上城區的金名片,這裡有優質的學前教育基因。早在光緒33年,作為杭城最早創辦的幼兒教育機構——杭州女子師範學堂附設蒙養院就坐落於此。100多年過去,上城學前教育依舊是杭城標杆——

全區省一級幼兒園佔比60%,省二級幼兒園佔比40%,杭州市特級、甲級幼兒園佔比78%,省市等級幼兒園覆蓋率達100%。放眼杭州,上城區名園集團覆蓋率居全市第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居全市第一,首批通過“杭州市學前教育強區”驗收……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這本新書作為杭州市第二屆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它的發佈也將為學前教育界提供有益的借鑑。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怎樣改變幼兒園課程的零散和碎片化?

上城四年前就啟動改革

並在全省率先取得新成果

拿到這本著作的時候,感覺沉甸甸的。不僅書很厚實,內容更是豐富多樣,從宏觀層面的區域推進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機制運作與行動策略,到微觀層面各幼兒園開展特色課程的探索以及課例應有盡有,400頁裡滿滿都是“純乾貨”。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去年11月,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上城區早在2014年就啟動了學前教育特色課程建設,並在全省率先拿出了實踐成果。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提起學前教育,在以往大家的印象中更多是幼兒閒散的遊戲,幼兒園只要做到 “管好”、“睡好”、“吃好”三件事即可。但在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看來,幼兒園要辦出內涵、辦出特色,只有用高質量的特色課程做支撐才更具生命力。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幼兒園目前實施的課程是普適性教材,不能完全滿足幼兒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各幼兒園根據自身的特色,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更多有特色、多樣化的課程。”項海剛說,現在的學前教育幼兒園課程建設呈現零散、碎片化狀態,儘管不少幼兒園借鑑了優秀教學經驗,但一味地“依樣畫葫蘆”是很不可取的。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如何解決幼兒園的同質化發展傾向?

區域推進、自主發展、專家助力

上城學前教育課改“三管齊下”

上城區域推進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是根據區情進行了反覆推敲。上城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城區,18.17平方公里土地上現有幼兒園22所(39個園區),有百年名園、有經集團化辦學裂變的幼兒園、有部門或街道辦幼兒園,有理順體制後收回教育系統的幼兒園,各個園的文化積澱、師資水平、辦園條件、生源狀況都不一樣。“要想解決幼兒園之間的同質化發展傾向,以及非整齊劃一的課程建設能力,以區域推進課程建設來實現教育質量的優質均衡,不失為一條‘揚長避短’的本土化路徑。”項海剛說。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區域推進即是區域統籌的合力,為此區教育局和督導室先後出臺了兩個文件,從政策面上對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加快了特色課程建設探索的節奏。當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氛圍形成後,課程權力重心下移,幼兒園課程建設高度自治,所有的園長、教研員、幼兒園科研室主任、骨幹教師都參與到特色課程的開發實施中。同時區內還成立了“幼兒園特色課程實施專家支持小組”,裡面有高校教授、省督學、行政官員、特級教師構成,能從多維度為幼兒園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隨著區域推進、自主發展和專家助力“三管齊下”,全區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思路愈加明晰。項海剛說:“高質量的特色課程,一是擁有兒童本位的課程觀,兒童既是課程的體驗者又是課程的具體實踐者,以兒童經驗的提升和發展為最終目的;二是適宜兒童的學習方式,在課程開發中,始終抱持著‘體驗為先,遊戲至上’的課程實施路徑;三是能夠促進幼兒發展,讓兒童在課程浸潤中生長。”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特需”“特別”“特強”類課程有什麼不同?

融合歷史文化和現實需求

全區22所幼兒園課程體系各有精彩

在行知幼兒園的一堂課上,孩子們幾人一組,利用積木搭建“微城市”,用廢舊材料製作有趣的動物PVC管。他們還在戶外空地上開設小吃店、生鮮超市等各種場所,相互協商分配角色快樂地做起遊戲……這是行知幼兒園“生活小主人”園本課程,處處滲透著陶行知先生“做中學”“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園長陳雲說,在課程實施中,教師能充分關注到幼兒真正的興趣和需要,進而創設模擬真實生活的園區環境,讓孩子走近生活、感受生活。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隨著探索深入,上城區包括行知幼兒園在內的22所幼兒園各自構建起符合本園歷史傳承和現實需求的特色課程體系。比如,清波幼兒園傳承了“甘氏孤兒院”的文化精神,將“愛的教育”不斷髮揚光大,以傳承和重構為核心的課程不僅滿足社會多方的教育需求,更是幼兒園自身發展訴求;紫陽幼兒園“吳山文化童心體驗課程”是以本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為依據的課程,指向兒童對吳山文化的感知、瞭解和體驗;勝利幼兒園開發了以領域教學特色為憑藉的“生命力課程”,各園區形成混齡教育、體能活動、才藝活動等優勢項目,著力提升當下幼兒較為缺失的運動力、堅持力、自護力等九種核心生命力……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項海剛分析說,這些特色課程有的出於“特需”,重在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有的在於“特別”,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園所的特色;有的指向“特強”,在優勢發展中不斷實現品質提升。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區域推進學前教育課程改革任重道遠。下一步,上城區將建立特色課程評價體系,通過特色課程建設培育優質教師,藉助特色課程彰顯辦園特色打造區域品牌,同時還將梳理提煉出優秀幼兒園的課程建設經驗,努力打造區域課程整體均衡、優質的“上城範式”。

上城学前教育课改“三管齐下”,打造区域课程优质均衡的“上城范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