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送孩子學琴前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 在合適的年齡,把孩子交給一位專業且負責任的專業老師,就萬事大吉、當甩手掌櫃了。可學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同為一位鋼琴老師,有的孩子進步很快,自己的孩子卻停滯不前。這時他們才會恍然大悟, “練琴”才是學琴的重頭戲, 學鋼琴是3分學,7分練!
老話兒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僅僅指望每週一節的專業課提高進步,那進度必然會蝸步龜移。我們不妨來看一組數據:一週短短45分鐘專業課,一個月四節,一年52次課加起來僅僅39小時!也就是說,老師指導是有限的,大量的工作需要學生課後消化吸收及家長的陪練過程中進行。
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顯然這句話對於琴童來說是片面的。沒有正確方法的指導,單純依靠時間堆砌,琴童不動腦、效率低,不僅沒有長足的進步,反而會鞏錯誤養成一些阻礙進步的壞習慣。
那麼這7分的練,究竟該如何練?家長除了能“看手型、盯坐姿、數遍數”,還能從哪些方面監督?琴童在家練琴時最容易出現哪些小錯誤?不妨參考以下小建議:
錯誤1 不會“化整為零”
很多孩子在練琴前不會把作品劃分段落,每次演奏到技術難點時,總是卡殼,遇到難點的解決方法永遠是“從頭再來”。這樣的練習勢必會造成樂曲不連貫。練琴時挑揀出最為薄弱或是困難、易出錯的地方,有針對性的加強練習,把困難“化整為零”、前後連接順暢,再進行完整的全曲練習;
錯誤2 只彈不唱
“彈琴不唱譜,枉費苦功夫”,唱譜是練琴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初級鋼琴學習中尤為重要。唱譜的過程是眼看—嘴唱-心想-手奏-耳聽。事實上,在考級過程中唱譜是考官屢試不爽的扣分手段。雖然唱譜並不在考核範疇中,但一旦被考官要求,糟糕的唱譜水平必定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往往是考級不合格的一大誘因;
錯誤3 不會呼吸
郎朗曾說:“最被忽略的鋼琴基本功就是呼吸,彈琴不呼吸,就跟木頭似的。”人體的呼吸貫穿音樂始終,影響著旋律的逗留、觸鍵力度的大小。彈琴的人要有三個肺,即嘴巴呼吸、雙臂呼吸和手腕呼吸。在課後練習中,一定要按照老師的分局進行呼吸,把生理呼吸和樂感呼吸統一,才能更好的塑造作品的音樂形象。
閱讀更多 VIP陪練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