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賀新郎·夏景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詠人兼詠物,上片描寫在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託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鬱憤的身世之感。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賞析

范成大喜歡在窗前種梅樹,夏可嘗青梅,冬可賞梅花。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牆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結束了,天一晴才發現原來已到深夏。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客中初夏

宋代: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鑑賞

客居它鄉,在春盡夏初之際,一幅雨後乍晴清明和暖的秀麗畫面躍入詩人的視野.而在這富於變化情趣的畫面中,詩人不喜雨絲濛濛的南山,也不讚隨風飛舞的柳絮,而把自己的獨鍾給了向日而傾的葵花,其意何在呢不難發現詩人非獨愛葵花,而是性情使然,言在此而意在彼.詩人久在官場,自是看夠了人云亦云的柳絮,卻無論如何也不願自己"摧眉折腰"隨風飄擺,終而選擇了做株向日的葵花,真金如色,笑臉為形,且懂得珍惜陽光,這也許才是葵花的可愛之處吧!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夏日登車蓋亭

宋代: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賞析

這首詩,著意刻畫了作者貶官後的閒散之態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這兩句說:遊亭之後,便躺在紙屏遮擋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會兒陶淵明的詩(“臥展柴桑處士詩”),感到有些倦怠,便隨手拋書,美美地睡了一覺。詩人是“夏日登車蓋亭”的,因而,讀了“紙屏、石枕、方竹床”,寫得氣清意爽;讀了“手倦拋書、午夢長”,表現了詩人閒散之態;並且從“午夢長”中,還透出一點半隱半露的消息,這要聯繫下文來理解。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遊赤石進帆海

南北朝:謝靈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解析:

此詩的情理又都在自然精美的寫景記遊中自然地體現。“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海產珍奇,而俯拾皆是,可見詩人揚帆於暖風靜海中盈滿心胸的恬適之感,於是下文請從任公適己順天之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鮑照評謝詩云“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南史·顏延之傳》),正是指的這種中充實而溢於外,風華流麗而不傷於巧的語言特色。▲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齊安郡後池絕句

唐代: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賞析

這是一首畫面優美、引人入勝的小詩。它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一座幽靜無人的園林,在濛濛絲雨的籠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葉、鋪滿池中的浮萍,有穿葉弄花的鳴鶯、花枝離披的薔薇,還有雙雙相對的浴水鴛鴦。詩人把這些生機盎然、雜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組合成詩,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麗的畫圖。詩的首句“菱透浮萍綠錦池”和末句“鴛鴦相對浴紅衣”,描畫的都是池面景,點明題中的“後池”。次句“夏鶯千囀弄薔薇”,描畫的是岸邊景。這是池面景的陪襯,而從這幅池塘夏色圖的佈局來看,又是必不可少的。至於第三句“盡日無人看微雨”,雖然淡淡寫來,卻是極為關鍵的一句,它為整幅畫染上一層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則暗暗托出觀景之人。四句詩安排得錯落有致,而又融會為一個整體,具有悅目賞心的美感。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夏晝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自己夏日的舒適安逸作為切入點,用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委婉地揭示了兩個階級的尖銳對立,可謂立意高深。其結句信手拈來,卻言外見意,蘊含著對世態炎涼的無限感憤,凝結著詩人關心民瘼的真情。曲終奏雅,韻味無窮。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夏日三首·其一

宋代:張耒

長夏村墟風日清,簷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

久斑兩鬢如霜雪,直欲漁樵過此生。

賞析

全詩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作者選取遠離官場的農村夏日景象,通過寫燕雀、蝶、蛛網的動來襯托出鄉村生活的恬靜,使得鄉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滿情趣;鄉村整體的鬧,恰恰表明了他們的祥和,表現出農村的“風日清”;而農村的“風日清”正反襯出官場的汙濁難耐。“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表達作者的心已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心已靜極。全詩表現出詩人對月影、溪聲的喜愛之情、清閒的心境以及歸隱村野、終老鄉間的願望。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憶王孫·夏詞

宋代:李重元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賞析

李重元的《憶王孫》原來是有春、夏、秋、冬四季詞的,都是以女子的口吻述說四季景色,抒發相應的情感。這一首夏詞,先寫小池塘裡,風中的水草獵獵有聲,雨後的荷花更散發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滿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熱的夏季,難得的雨後清爽。這時候,又享用著投放在井裡用冷水鎮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樣涼啊!竹製的方床(大床、雙人床)上,誰還有心思去拿針線(慵拈:,懶拿)做女工呢?沒了汗,有了倦,美美地睡上一個午覺,應該是很愜意的事情啊!

十首古詩詞帶你穿越回古人的夏天

夏日雜詩

清代: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賞析

炎夏已逝,秋涼將至。“暑氣微消秋意多”,爽身清涼的感覺,令人愜意稱心。對此,歷代詩人筆下都有喜氣洋洋的吟詠。陳文述的這首詩,對秋涼降臨的描繪別出心裁,創造了一個清麗奇趣的意境,令人難忘。“水窗低傍畫欄開”,臨水敞窗,這是感受秋涼最敏感的典型環境。“枕簟蕭疏玉漏催”,簟,竹蓆。蕭疏,涼爽之意。白居易詩云:“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秋涼爽身的快感,首先來自寢臥的枕蓆。講得淺白,人人同感,倍增親切。“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這是兩句別緻精彩的好詩,荷葉上的雨聲送來了秋意,一夜雨聲把涼爽帶入了夢境。涼到夢境,看似無理,實則多情。夢境猶涼,形容涼得溫存,涼得親暱,涼得體貼入微,涼得愜意稱心。這兩句詩對秋涼的描繪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蓮塘雨聲》中有詩句雲:“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寫的是荷上雨聲,驚破好夢;陳文述寫的是荷上雨聲,為夢送涼,一動一靜,悉成妙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