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財後,我的開源收入增加了20倍

理財就是理生活,沒正兒八經的學習理財的時候,我也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認為理財就是買買理財產品、基金、股票。總想著靠買基金、股票一夜暴富。可當我真正的接觸到了理財,才發現理財真的不光只是買基金那麼簡單。它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梳理財產、如何做資產配置、如何花錢、省錢、賺錢、如何提高收入、如何提高收益率等等。

總之理財的本質就是先把生活理順,再談財務自由。

而想實現財務自由就需要足夠多的利息,想要足夠多的利息就必須要先有本金。

如何攢本金:

在《年攢1萬到年攢10萬,我是這樣理財的》,文章裡提到過,在沒有潛心學習理財之前,我只會攢工資,而且工資還是特低的那種,每個月到手的工資不到5000,除去生活費、房貸能攢下來的錢大概就只有1000來塊,所以一年也才攢了一萬。

大家都知道1萬塊錢,就算投資年化收益10%的理財產品,一年收益也才1000。

可如果是10萬、100萬呢?利息一下子便變成了1萬、10萬。

但這10萬、100萬的本金從哪裡來?答案肯定是去賺。

學理財後,我的開源收入增加了20倍

怎麼賺?

首先想到的是本職工作,由於崗位的侷限性,本職工作升職加薪的機會實在渺茫,唯一的好處就是本職工作清閒。

於是我便動了開源的小心思,工資不夠副業來湊。

萬事開頭難,在沒有找到副業的時候,我也和大家一樣急吼吼的到處問哪裡有開源的方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某個理財社區裡,看到有人分享開源的方法,當時就像如獲至寶,立馬東施效顰開啟了我的副業之旅。

但都不是很理想,不過從此愛上了逛理財社區,而且發現理財社區真的是個寶,很多理財達人都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理財經驗,開源方法介紹給大家。

其中有篇文章對我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說,當你不知道自己能開展什麼副業的時候,就什麼都做。

我先後找過賣麻辣燙、發傳單、超市促銷員等副業,但收入都不高而且累,每個月到手的收入還不到500,因為太累也影響了本職工作,就果斷放棄了。

但我有一顆不安分而且非常喜歡折騰的心,一次開源失敗就繼續第二次,由於在理財社區混久了,也認識了不少牛人,偶爾也會向別人虛心請教開源的方法。

有一次一位副業收入做得很牛逼的人給我指點了迷津,叫我不要盲目找副業,找副業要結合自己的技能、愛好、知識、天賦、激情方面去考慮。

那一晚我徹夜難眠,我一直在想自己的愛好是什麼?自己的天賦又是什麼?

思來想去好像也只有寫日記了,從學生時代到步入職場唯有這項愛好一直在堅持著,自認為對寫作這一塊也是有點天賦的,至少寫的文章在公司內刊還拿過不少稿費。

於是自己便開始一邊理財一邊把自己的理財經驗、理財心得寫出來發佈到論壇裡。

發佈的內容也從無人問津到有人評論點贊,求方法要理財記賬模版等等。

學理財後,我的開源收入增加了20倍

為了能輸出更高質量的文章,又開始倒逼自己不斷的看書輸入。

看的書大多數和理財有關,比如理財啟蒙書《小狗錢錢》,它教會了我寫夢想清單,當時寫的夢想清單就是三個月能實現文字變現。

看了《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後讓我重新建立了自己的金錢觀和財富觀,並且思維上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看了《百萬富翁快車道》,更是顛覆了我的三觀,原來我們一直追求的安穩工作,實際上是走在了一條緩慢致富的道路上,真正快車道上的人都懂得建立自己的搖錢樹。

每看一本書對自己的理財又是一次重大的改變,通過不斷的學習理財,投入的資金也在不斷的進行優化配置,利息也從每個月的幾百增加到上千。

默默無聞堅持寫了3個月後,還真收到了編輯的約稿,約稿的道路其實也並不平坦,編輯的各種“刁難”,同行業白熱化的激烈競爭。

好在因為熱愛,因為稿費的激勵,讓自己在面對各種困難的時候不屈不饒,從不放棄。

稿費也開始水漲船高,稿費多了就意味著本金多了,本金多了再加上自己對各種投資理財產品的研究,收益率也提高了,所以總體的開源收入便從500提高到1萬左右,足足增長了20倍。

學理財後,我的開源收入增加了20倍

這樣一來主業的收入可以用來應付各種生活開支,而副業收入便全部拿來理財,不動用分毫,從而實現了年攢10萬的目標。

很多人總想著一夜暴富,恨不得1萬本金進去10萬利息出來。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罷了。

理財本來就是一個細水長流的活兒,買基金更是如此,沒本金的時候努力開源攢本金,有了本金之後,還需合理分配本金,提高理財技能,利息才能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