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連!關於阿拉伯,習近平這些金句直抵人心

7月10日,習近平將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歷史上,中國阿拉伯因絲綢之路相知相交。今天,中阿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互利合作領域越來越廣。“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關於阿拉伯和中阿關係,習近平這些金句直抵人心,值得收藏!

心手相連!關於阿拉伯,習近平這些金句直抵人心

2016年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1.中阿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錢買不到的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錢買不到的。2.一個國家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一個國家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正像我們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變成紫羅蘭這一種花,我們也不能要求有著不同文化傳統、歷史遭遇、現實國情的國家都採用同一種發展模式。否則,這個世界就太單調了。3.少一些衝突和苦難,多一點安寧和尊嚴,這是中東人民的嚮往中東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讓我們感到痛心的是,這裡迄今仍未擺脫戰爭和衝突。中東向何處去?這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少一些衝突和苦難,多一點安寧和尊嚴,這是中東人民的嚮往。4.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零和思維無法帶來持久安全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零和思維無法帶來持久安全。對話過程雖然漫長,甚至可能出現反覆,但後遺症最小,結果也最可持續。衝突各方應該開啟對話,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推進政治解決上形成聚焦。5.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中國追求的是共同發展。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6.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7.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牆、少築牆,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


心手相連!關於阿拉伯,習近平這些金句直抵人心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8.集體合作不追求轟動一時,而更看重打基礎、謀長遠的舉措中阿發展稟賦互補性強,我們要充分用好資源共享的潛力和取長補短的空間,用最明白的語言對話,用最貼心的方式合作。集體合作不追求轟動一時,而更看重打基礎、謀長遠的舉措。9.彼此坦誠相待,不懼怕分歧、不迴避問題我們應該彼此坦誠相待,不懼怕分歧、不迴避問題,就各自外交政策和發展戰略進行充分交流,增進政治互信,促進戰略對接,為中阿合作提供政策助力。10.民心交融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一帶一路”延伸之處,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躍之地。民心交融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11.中阿創造了國家和諧相處的典範人類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因為平等交流而變得豐富多彩,正所謂“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中阿雙方堅持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對方,用對話交流代替衝突對抗,創造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傳統的國家和諧相處的典範。12.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民族復興的追夢路上,難免會經歷曲折和痛苦,但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要心手相連、並肩攀登,為深化中阿友好合作而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奮鬥!


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