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的危象

基礎教育的危象

教育的亂象從教師怎麼管學生的爭執到不敢管學生,再到學生和家長可以肆意凌辱教師的漸變之後,終於露出危象。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徵兆是教師漸漸明白並且逐漸選擇石頭大了繞著走的策略。許多殘酷的事實證明,企圖搬走石頭,你只會砸自己的腳。

基礎教育的危象,已然萬花筒般展現。

基礎教育的危象

無限責任與無限職能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老夫子言猶在耳,可現在許多老師卻不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了。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和教師幾乎承擔了社會的所有職能——除了懲戒。在社會功能上,學校和教師就是萬金油。諸多的社會職能消耗教育教學精力不說,很多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活動更使教師不厭其煩。

學校和教師的無限責任和職能,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有疑者可親去體察。

無限職能的背後,是教師被迫丟棄了唯一體現自己身份的職能——教育教學的自主權利。一切唯階段活動是從,一切唯行政事務是從,一切唯學生意願是從。就連課堂教學,也是被一群從來不上課的專家呼來喝去。自家的三尺領地,從來都是別人指點江山,很少自己揮斥方遒。

以草芥之身承擔無限責任與無限職能,誰能讓教師成為大雪重壓之下的青松?

基礎教育的危象

無限放大和歪曲的教育民主

誰都知道,教育民主不是一個錯誤的理念。但民主從來就沒有一個被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模式,也有真偽之分。用不健全的眼睛去看,民主只是一個為我所用唯利是圖的工具。在被寵壞的孩子和同樣被寵壞的家長那裡,教育民主就是自己手中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可以隨時和任意出擊。在教師被刺得遍體鱗傷之後,“教育的神聖性”和“教育的民主性”以及別無生路的教師的生存需求還會讓教師啞口無言。

學生的訴求是民主,不論正確與否,必須予以支持;家長的訴求是民主,不論合理與否,必須要其滿足;而教師的訴求就是辯解,是師德不高師風不正的表現,必須給予壓制。讓其他各方都滿意,只要教師忍辱負重,這就是時下所謂的教育民主。

教育民主在對教育教學中的違規行為約束的同時,也徹底否決了教師的權威。教師的權威有沒有合理的成分,或者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在教育民主面前,連討論的機會都沒有。教師的絕對服從,似乎毫無底線。

當然這都不是大面積的,但一個老鼠壞一鍋湯的效應,在信息時代,一旦蔓延,會是災難性的。

民主首先體現在平等上,也就是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家長和學生有無限權利,教師卻只有無限義務,留給教師的權利只有委曲求全。不允許教師犯小錯,卻縱容家長和學生犯大渾,這是什麼教育民主?甚至教師犯的只是小小的技術性錯誤,家長犯的是觸犯法律的渾,擾亂的是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社會輿論和職能部門卻往往譴責和懲罰的是教師。沒有公平的調查和釐清,也沒有公正的規則和操作,出現教育教學糾紛,學校和教師就是千夫所指,已是一條“公理”。

基礎教育的危象

逐漸學會規避的教師

只有叫板,沒有撐腰,三尺講臺,誰能站穩?兩耳不聞學生事,閉門只講教科書,也許還能平安的活下去。沒人為你釐清責任,沒人為你制定規則,在生存面前,教師能選擇的,只有規避。從擔當來說,這樣的教師未免太懦弱了,太讓孔老夫子失望。但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許多殘酷的教訓讓教師明白,你還敢對學生要求再嚴格一些嗎?

越來越多的教師學會了規避。教師之間也在互相傳授規避經驗,分享規避的愉悅和滿足。拋棄責任,不再是一種恥辱。

也許,如果教師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將以何顏面指導學生學會生存?

好諷刺的命題!

基礎教育的危象

教師大逃亡和教育謀生

優秀的人才不願做教師,這已經是一個共識。“家有五斗糧,不做孩子王”。這句流傳幾百年的古語,在當下得到了最有力的驗證。雖然在國家免費師範教育政策的感召下,這種情況有所改觀,但優秀人才是不是真心真意選擇從教,問號還是挺大的。

現實是,教師中優秀人才對報考公務員和經商趨之若鶩,成功者也比比皆是。

人往高處走,使基礎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偏僻農村學校的堅守更加舉步維艱。農村基礎教育之所以還能苟延殘喘,除了國家的強力支持,最有力的解釋是還有一批需要謀生的人。

教師大逃亡和教育謀生心態,使得基礎教育教師隊伍良莠不齊、青黃不接。更使教師職業追求激情喪失,職業榮耀失去魅力。

教師大逃亡無處不在,教育謀生也會在很長時段存在,但基礎教育的春天,何時能夠重現,會不會成為一個很難做出答案的疑問?

基礎教育的危象

小肩擔道義,問君何能爾

卑微的社會地位,柔弱的單薄之軀,無限的責任職能,微乎其微的自保能力。小肩擔道義,縛手著文章。教師,你能嗎?

教師的“無能”,催生的便是教育的危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