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中的「上人」和「下人」

在現今的紅樓研究領域,“上人”和“下人”絕對是一個時髦的詞彙。人們總能舉出很多“上人”欺壓“下人”的案例,以此證明作者超前的先進反封建民主主義思想。我們先不判斷這種說法的對錯,我們先按照這種思路來評點一下《紅樓夢》中的“上人”和“下人”,看看會得出什麼結果吧:

先看“上人”:

賈母,這個家庭的絕對權威,出場時要別人前呼後擁,坐下就有丫環捶腿。這不就是黃世仁他媽嗎?

賈赦、賈政、賈珍和賈璉就是清代的黃世仁、南霸天之流;

邢夫人、王夫人和鳳姐就是地主婆;

就連深受人們喜愛的賈寶玉,林妹妹和寶姐姐們也統統是封建官僚加大地主家的公子小姐。她們竟把劉姥姥那麼樸實的鄉村婦女說成“母蝗蟲”,這不是在汙辱勞動人民嗎?

《紅樓夢》人物中的“上人”和“下人”

“上人”已經被全票否定了,再看“下人”,從地位最高的“下人”說起:

趙姨娘和秋桐,是賈政、賈赦二人的貼心小妾,可她們倆人的惡行實在太多了,有損“下人”的形象,我看還是把她們歸到“上人”一堆為好,他們本來就是半主半奴嘛。

還有一批各色丫頭,均是一些天真浪漫的少女,從保護婦女兒童的角度出發,我們還是嘴下留點德,先繞開她們吧。

那麼剩下的就是《紅樓夢》中最大的一個群體了,包括清客,賈家的一些窮親戚,賈府的各等級的僕人。因為這類人物實在太多了,要是一一列舉的話,恐怕十大篇也寫不下,我們就單把書中比較出彩的(也可以說讓人記憶深刻的)一些人物及其主要事蹟作一個回顧吧:

賈政門下的幾個清客:詹光(沾光)、單聘仁(善騙人)和卜固修(不顧羞),根本用不著再說他們幹了些什麼,光看名字就足夠了;

正照風月鑑的賈瑞我也不知道算不算下人,不過從他家買不起人參這一點上看,似乎家裡並不富裕,對他的評價也只有“無恥”二字才最恰當;

王仁不“仁”,竟會出賣自己的親外甥女;

鮑二的兩任老婆都是賈璉的“破鞋”,鮑二的行為就像一個“鴇兒”,他們雖然只是“下人”中的“下人”,但他們的行為卻給“下人”丟盡了臉面;

吳新登(無星戥)一杆無星的秤,雖然只出場一次,乾的卻是腳下使絆子的下三濫之事,還妄想控制探春及臨時管理機構;

興兒作為王熙鳳手下的僕人,卻在他的新主子面前賣主求榮;

鴛鴦哥嫂為了獲取賈赦的恩賜,竟不惜出賣妹妹的幸福;

尤二姐和尤三姐與賈珍父子不乾不淨,自殺就能洗淨受汙之身嗎?尤老孃卻甘願出賣自己的兩個女兒以換取安逸,實屬混蛋透頂;

《紅樓夢》人物中的“上人”和“下人”

林之孝家的只嫌“林子小”,越權安排“司務長”,想把水攪混,反被平兒阻擊;

秦顯家的剛上任就大舉行賄,半天的“司務長”使她“賠了夫人又折兵”,柳嬸官復原職後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也是向林之孝家的送禮;

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勢,挑起了抄檢大觀園一事,居然還蹬鼻子上臉,被探春打了一個嘴巴;

李奶媽克忠職守,但有時也會倚老賣老,做出一點被人指責的事;

馬道婆作法害人,終獲報應。

這麼些醜陋之人,均出自這個“下人”群體。反倒是地位並不比他們更高的一些“下人”,如平兒、鴛鴦、襲人、晴雯、戲子等人得到了作者的不少讚美之詞,當然也寫出了她們的毛病。

“下人”群體中還有很多中性之人,不惹人喜歡,也不令人討厭,人物性格也不鮮明,只是串場人物,我們也無須細分析。

“下人”群體中,還有作者在書中明確表示厭惡的“濁男人”和結了婚的“老婆子”,探春所說的“烏眼雞”之人,多出自這個群體。這個群體中的人被作者稱頌者寥寥無幾,作者的創作傾向在這些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以“上人”和“下人”的階級鬥爭觀念劃分來分析紅樓人物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怎麼會有比孫中山先生還超前的思想呢?

黑格爾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在“下人”堆裡列舉出那麼些不太光彩的人來,“下人”裡真的就沒有好人了嗎?當然有:

《紅樓夢》人物中的“上人”和“下人”

仗義的醉金剛倪二就是一個,雖然戲份不多卻與賈芸的舅舅卜世仁(不是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借錢給賈芸,不為利,只為結交,可見眼光甚遠,他日賈芸發達必有厚報。不過很有趣,倪二是一個職業放高利貸者,他的“善舉”是在“醉”中做出的;劉姥姥也是一個,兩進榮國府使她受惠不淺,三進榮國府,接受鳳姐託孤,救巧姐於水深火熱之中,有情有義。可惜此二人皆不是賈府的僕人。

《紅樓夢》人物中的“上人”和“下人”

晚上睡不著覺,真從賈府的二等僕人裡找到一個好人來——賈寶玉的貼身小廝茗煙。寶玉但凡外出都是此人陪伴,尤其是在寶玉祭拜金釧之時,儘管他不知道寶玉所祭何人,卻仍從心底替寶玉祈禱,幫寶玉大鬧書院,忠心可見,只可惜他個人的性格鮮明程度不及王善保家的。

綜上所述,紅樓人物的描寫並不是簡單的以“上人”和“下人”來區分的,論地位,鴛鴦要比她哥嫂重要得多,但論境界,其哥嫂卻遠不及其妹;賈母和“多姑娘”,一個是最大的“上人”,一個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下賤之人,小得可以,你能說賈母是“最壞”,而“多姑娘”是“最好”嗎?以“上人”和“下人”的標準來劃分紅樓人物是死路一條,如果誰硬要這麼分,自己去寫一本書吧,別在這裡糟蹋《紅樓夢》了。

要搞清《紅樓夢》中人物獨特的塑造手法。作者把社會上各種人物活靈活現地擺在一個舞臺上表演,整個故事情感豐富而又充滿矛盾鬥爭,還隱藏著以家喻國的深意。千萬別像我們的某些紅學家,簡單地把書中的人物,分成“好人”和“壞人”,“上人”和“下人”,貼上階級鬥爭的標籤,那隻會誤導讀者。

————————————————————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