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坊間傳說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廣場的繁華景況不亞於甚至超過當下的文廟市場。筆者為搞清此說是否屬實,多方打聽,走訪了數十位耄耋老人,他們搜腸刮肚回顧了自己父輩、祖父輩講給他們聽的情景,果然如傳說。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慈雲禪寺,是清江浦六大古寺廟之一,僅次於普應寺。它位於鬧市區,信眾很多,香火不絕。毗鄰的文廟古玩市場人群熙攘,熱鬧非凡,尤其週六、週日更是摩肩接踵,場面十分紅火。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現在的慈雲寺門前

慈雲寺坐東朝西,當年,寺院內房屋比現在多,南北長約一百二十米。山門對面為照壁,照壁與寺廟南北長相等。山門與照壁相距有三十多米,因此寺廟門前形成約三百六七十平方米的大廣場,沒有名稱,大家不約而同都叫它為慈雲寺廣場。這廣場熱鬧得很,攤販林立,南北走向中間留一通道,人與牛車都能通行。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這裡許多攤販,做的生意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鋤頭、鐮刀、鍋鏟、銅勺、畚箕、條帚、碗盤炊具;估衣舊貨,斷簡殘篇;玉石印章,金銀飾器;就連胭脂花粉、鞋帶頭繩綹網針頭線腦,都能物色到;米麵黃豆芝麻綠豆,也都有賣的。真是要什麼有什麼,價錢也很便宜。江湖郎中,大力丸,狗皮膏藥,耍槍弄棒,打拳踢腿,玩把戲的,拉洋片的,說書的,算命測字、打卦問課的,無所不有。購物消遣,尋寶遊樂,各色人等,經常集聚於此,真是龍蛇混雜,倒也相安無事,很少有惹事生非的。照常情看,必定是扒手活躍的地方,但請放心,在這裡若有人手捧元寶,無人去瞧一瞧,若離開這一地方,可就要小心謹慎了。箇中原因,是地方混混組織管理得法,乞討、滋事的人都不得進入。管理者每月初二、十六都要進謁地方權勢爺們,同時從那裡領取月例行規錢,以彌補生活,因此宵小之徒,誰也不敢蠢動。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打卦算命

這邊廂是說書的,銅鑼噹噹響。你往人圈裡瞧,正在說“桃園結義劉關張,三英大戰呂奉先”。說書先生面前一小桌,茶壺一把,銅鑼一面,醒木一塊,佈置簡單,不及城內文元茶館揚州的蘭松棠說書場佈置的講究。開講前,右手兩手指夾起木塊往下一拍,意即告訴大家“開講了”。銅鑼是召喚聽書人趕快圍攏過來,中途還用於向聽書人收錢。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聽說書

書說到緊要處,突然間醒木一拍,銅鑼噹噹響起。說書先生端起茶壺,倒上一杯茶,不緊不慢飲著,一面注視著聽眾:“在家靠父母,外出靠朋友;有錢的幫錢,沒錢的幫場子;是孬種才提腿開溜,有種的小子,樁子站牢了。”你道有些人為何開溜,因為有人拿著銅鑼開始收錢哪!以前用銅元的多,每人丟上三五個銅子,也有七八個的,丟進銅鑼中,說書先生聽聲音輕重長短,可以約略估計出收了多少錢。收了一圈錢,連鑼送到說書的面前,說書先生把錢一柱一柱堆在桌上。開口道:“謝謝諸位幫襯!”又繼續開講了。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看拉洋片

距書場不遠有拉大洋片的,正在起勁拉攏看客:“喲!你往裡瞧喲,大姑娘在洗澡!光溜溜赤條條,澡水淋得嘩啦啦響!”這是玩噱頭,以吸引看客。大木箱內置有若干張彩色幻燈片,木箱下層的正前面有四個或六個圓孔,孔中嵌有放大鏡,看客從孔中往裡瞧,看完一張後,演員用繩索換下另一張。拉洋片多為一人操作,一面拉線換景,同時嘴裡不停說著唱著,每唱完一段唱詞後,另隻手或用腳拉動繩索牽引的鑼、鼓、鈸三件打擊樂器。洋片多為連環畫,如《十把穿金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也有古代仕女畫、裸體畫、外國風景畫。拉洋片者根據畫面內容不停說唱。

吱吱吱!這是鋦碗的聲音。破瓷碗以細繩縛牢,左手執鑽桿,右手執馬尾弓,繞在鑽桿上,左右拉動,鑽桿也隨之轉動,碗上破裂縫口兩邊洞成,釘上銅鈀鋦,塗上瓷土即成。鋦碗的也補鍋,不補缸。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賣荸薺

在糧食攤前,賣糧人喜笑顏開,買糧人仔細認真。買的說:猴兒拿直了;賣的說:我給頂兒加高些;買的說:魁兒放正了,喂鬥不要旋;賣的說:手裡重些就有哪!這些您懂嗎?猴兒是升筒,歪著盛的松少;魁兒是鬥,放正直襬,另用一小鬥裝半鬥糧食倒入標準鬥中叫喂鬥,直衝進入顆粒密集,份量多;轉著倒叫旋,裝的就鬆散了。每鬥相差能達一二斤重。米鬥多為方體,有正方形,還有口大底小如漏斗狀,斗的中間設有一根橫槓,與口齊平,便於手提。這種設計既便於提攜,又可在稱量時,用尺子將堆高的糧食刮平,保持重量的準確。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瓷器攤子

玉石古錢的攤上,玲瓏滿目,各種玉石錢幣應有盡有,各個時代的都能找到。價格差異很大,要會砍價,不識貨者往往看走眼。雞血石印章一方,要價僅數元,漢玉手鐲也不過二十餘元。廣場內除各式攤子,還有川流不息挑擔子的。


一城一寺一故事,百年前慈雲禪寺門前是啥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