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秋明示範崗:奔走在田間地頭的「農機110」

“你先別急,我們馬上過來。”6月20日一大早,剛到辦公室的印秋明就接到了白兔鎮一位張姓農戶的求助電話,說正在作業的插秧機壞了。印秋明和同事孟背生一道,當即趕到現場,經過3個多小時的搶修,中午12點左右,終於修好農機,解決了這名農戶的燃眉之急。三夏大忙,印秋明和他的同事們總能一個電話隨叫隨到,熱心服務,為農戶解困救急,被他們親切地稱為“農機110”。

目前,今年全市的機插秧工作已經結束,農戶家中的農機具大多已閒置下來,“現在正好趁著農閒時節,我們開始走村入戶上門指導、服務。”正在後白宏偉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的印秋明介紹。

去年11月,市農機推廣站成立了印秋明技師創新工作室,共有12名農機推廣服務技術能手專業從事農機推廣服務,其中有11名黨員。為了讓農民用上最先進的農機技術和設備,印秋明農機推廣黨員示範崗的工作人員常年在田間地頭進行推廣服務工作。“不管颳風下雨、白天黑夜,只要農戶一個電話,工作人員就會立即動身服務。”

“農忙意味著搶收搶種,可農機具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給農戶帶來很大的損失。現在人工工資非常高,請一個人工插秧,往往要300塊錢一天。”印秋明介紹。由於深知農民的辛苦不易,印秋明及其團隊工作人員在走訪農戶時,總不忘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農戶,以便農戶能在第一時間聯繫他們並趕到現場搶修。

當日,在為後白鎮宏偉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時,農機推廣人員幫助農戶仔細檢查每一臺農機,並指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農忙時他們大概10天上門一次,看看機子什麼情況。如果有事是隨叫隨到。”合作社負責人許偉介紹。

為了讓農戶第一時間瞭解先進的農機技術,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好處,印秋明與同事們經過不斷摸索,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鄉鎮的農機輔導員組織好各鎮的種田大戶,把種田大戶請過來我們把技術傳授給他,以大戶的名義以點帶面,散戶跟著大戶學,只有大戶開始使用了散戶才能相信這種技術。”為了應對市場需求,農機具廠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農機具進行升級換代,印秋明和同事們就常常去廠家或大專院校學習使用、維修等技術,“只有我們先學會了,才能把技術帶給農民,帶到田間地頭去。”印秋明介紹。

據統計,2017年,市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共計推廣各類機械828臺,使用補貼資金達到1300多萬元,帶動農民投入5598萬元,在提高農戶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推動了我市高效特色農業的發展。

周雪菲 孫 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