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上期講了《以斯拉記》的概述。這期來講講以斯拉這個人。

以斯拉來自正統的祭司家族

我來講一下以斯拉,他的名字意思是“幫助”,很有意思;“尼希米”意思是“安慰”。這一小群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最需要的就是幫助和安慰,而他們得到了。“以斯拉”在希伯來文是“幫助”,從這個希伯來字衍生出來的名字有以利亞撒,還有就是拉撒路,意思是“幫助”。以斯拉是亞倫和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的直系子孫,也是非尼哈和撒督祭司的直系子孫,所以他自來正統的祭司家族,他隨身攜帶摩西五經——聖經的頭五卷書。

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聖經對他有很棒的形容,說他是一個看重經文的人,敬畏神的話語。聖經說他對經文做三件事,請注意我說的順序:他研讀經文、他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這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活出聖經很困難,但是研讀和教導聖經容易多了。他發現以身作則很重要,必須言行一致,所以他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是不是很美?對我來說這可以講一篇道了。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以斯拉會為別人犯罪而傷心哭泣

他是個敬虔的人,信靠上帝,正直誠實,他會因為別人犯罪而傷心哭泣。一個犯罪被逮的人要哭很容易,可是為別人犯罪而哭泣,只有敬虔的人做得到。以斯拉整個教導的重點是需要遵行上帝的話,不只是對聖經有興趣、有渴慕,還需要切實遵行,他一再地吩咐大家要遵行、要遵行,要照著去做,若不照著去做,聖經就沒有用處。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以斯拉帶領編成舊約聖經正典

傳統認為他是120個猶太人組成的會議主席,這個會議負責彙集舊約聖經的書卷,編成這本舊約聖經的正典。我不知道這個看法正不正確,但猶太人是這樣認為。他確實為接下來的四百年打下基礎,因為接下來四百年沒有先知,接下來的四百年他們只有上帝以前說過的話,也就是聖經。上帝可以用兩種方式向你說話,一個是他以前說過的話,就是聖經;一個是他現在要說的話,就是預言。但是,沒有預言的時候,就只有聖經,是以斯拉把聖經的根基放在會堂的崇拜裡,從此以後,會堂的崇拜順序直到今天都按照以斯拉的指示。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猶太會堂崇拜順序:先講道,再敬拜讚美

可惜今天基督教崇拜的順序卻和會堂崇拜的順序相反,初代教會不是這樣的,初代教會是按照會堂崇拜的順序。各位知道嗎?我是會堂崇拜順序的擁護者。我在吉爾福牧會的時候,每週的主日崇拜都是按照會堂崇拜的順序,效果比後來基督教傳統的崇拜順序要好多了。那個順序是先講道,然後再敬拜讚美;先聽上帝的話,再向上帝說話。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在敬拜的時候,回應上帝向你說的話,這樣的敬拜我認為更有意義、更有變化,因為有的時候你會想要跳舞,唱歌,有的時候則是嚴肅痛悔的心情,不必想辦法培養敬拜的情緒。我很受不了帶領敬拜的人得要想辦法培養敬拜的情緒。你的心中必須充滿上帝才可能敬拜讚美,你在教會的時候,心中還沒有充滿上帝,通常要等20分鐘才能進入狀況,如果先聽講道,就可以省掉這20分鐘,因為聽完講道,大家心中會充滿上帝,這個時候已經準備好可以敬拜。但我們通常會唱一首聖詩,然後就結束了,實在很可惜。如果你去會堂,會看見他們花一個小時讀經、解經,接下來就用敬拜來回應,這是初代教會崇拜的順序,是當初以斯拉設定的。

他首重讀經和解經,他在市場放了一座木製講臺,在那裡向他們讀經、解經,然後以敬拜回應,聽完講道再用敬拜來回應,就容易多了,先聽神的教導,再做出回應。我經常鼓吹這個順序的好處,如果你讀過我的書就知道,我一再鼓吹恢復這種崇拜順序,這是耶穌和初代教會所習慣的崇拜順序,因為這是從會堂沿襲下來的,是以斯拉設定的順序,先講道。

我們以前在吉爾福教會都是先講道一小時,再敬拜半小時,這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因為當你的心中充滿上帝的話,就會想向他說話,你就會準備好要敬拜,不必努力培養情緒,“大家來敬拜吧!我們一起來敬拜主!請大家拿出敬拜的心……”瞭解我的意思嗎?變成自己要努力培養情緒。但是當你心中充滿上帝,只想他,不想別的,能夠定睛在他的身上,你就已經準備好要敬拜了。好了,我的廣告打完了,就是這樣,我們繼續講。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接下來的400年沒有先知,只有文士,文士專門讀經、解經

這個敬虔的人打下基礎。接下來的400年,他們沒有先知,只有文士,這些文士專門讀經、解經。當上帝沒有啟示話語的時候,文士就會分成保守和自由兩派,所以今天有保守派和自由派的聖經學者。保守派的人相信復活和永生,被稱作法利賽人;而自由派的人不相信復活和永生,被稱作撒都該人。所以文士分成這兩派,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這兩派的人,他們為了如何解經爭論不休,聖經學者和神學家搞得焦頭爛額。有意思的是,耶穌來了以後,老百姓很喜歡聽他講道,因為他說話有權柄,不像文士。你可以聽出講道的人是照本宣科地念,還是真的明白那些道理。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有一次我大膽講了一系列跟聖靈有關的道,一共20篇,當時我還沒有領受聖靈的洗,我越接近《使徒行傳》,就覺得越難講,那個時候上帝憐憫我,讓我領受聖靈的洗,下一個主日我再度上臺講道,我用同一篇講章,以為自己沒有改變。但是講完以後,有個年輕人來問我說:你這禮拜發生什麼事了?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問,他說:你變了。他說:你這個禮拜講的道,是發自內心的。各位,那個年輕人原本是個木匠,今天在布里斯托當傳道人。最近有個主日早上,電視播出他的講道,他說:你這次講道,很清楚自己在講什麼。

我們當然可以從書中知道很多事,但不見得明白。那四百年的空檔,他們就是這樣,保守派和自由派一直爭論不休,後來耶穌來了,老百姓都看得出來,耶穌很清楚自己在講什麼,這個人講話有權柄。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四):以斯拉研讀經文,活出經文,然後教導經文

當初是以斯拉在會堂中打下讀經的基礎,在早上的崇拜中,先分享上帝的話。在上帝沉默的四百年間,這個做法堅固了他們的信仰,上帝沒有直接的啟示,但他們有聖經,於是就仔細研讀,反覆琢磨,不斷地查考。只可惜他們還是沒有看懂聖經的啟示,耶穌說:你們要查考這經,因為這經是為我做見證。這經指的就是舊約聖經,你需要聖靈來幫助你明白。

好了,各位,下一個單元我們要講《尼希米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