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喜歡秦腔,秦腔的衰落如何避免?

文|葦舟

年輕人不喜歡秦腔,秦腔的衰落如何避免?

看了上面這幅圖,大家不知道是什麼感受?反正我覺得挺心酸。

秦腔是廣泛流行於西北地區的地方戲,特別是在陝甘兩省,有深厚的民間基礎。

在我的家鄉,人們把秦腔稱為大戲,秦腔之外的其它戲曲唱腔稱為小曲。可見,秦腔曾經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年輕人不喜歡秦腔,秦腔的衰落如何避免?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快速發展和擴張,年輕人對秦腔等傳統藝術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熱愛。

雖然每年的廟會上照樣請戲班子、唱秦腔,但真正的觀眾基本上是老年人,一些年輕人去廟會就是湊個熱鬧,沒有幾個是因為喜歡秦腔去的。

有些年輕人明確表示聽不懂秦腔,不喜歡秦腔。

年輕人不喜歡秦腔,秦腔的衰落如何避免?

於是,一些關心秦腔發展命運的人力圖對秦腔進行改革,以適應於時代的發展。

這種改革基本上走的是上層路線,主要是參照京劇模式進行改革,提升秦腔藝術的普適性,力圖將秦腔藝術推向全國。

但由於這種改革卻淡化了秦腔藝術的原有特質,無法獲得廣大秦腔愛好者的認同。

年輕人不喜歡秦腔,秦腔的衰落如何避免?

藝術的真正生命力還是在於民間的認同。如果改革後的秦腔變為一種只流行於上層社會的雅樂,恐怕也不是秦腔之福。

記得我童年的時候,社火在鄉村還非常受歡迎,是人們一年中最主要的娛樂形式。每逢社火舉行,家家參與;可近年來許多鄉村的社火因為無人願意參與而難以為繼。

秦腔是否會淪落為同樣的命運,確實令人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