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力持反科場舞弊 自己卻知法犯法

咸豐五年,在恭親王奕訢為生母的封號搞出矯詔之後,被咸豐疏遠,退出軍機處,後任的軍機大臣祁寯藻、彭蘊章等唯唯諾諾,服服帖帖,毫無主見,在內外時局交困的時候,宗室肅順因為勇於任事,逐步受到了重用。

肅順:力持反科場舞弊 自己卻知法犯法

咸豐八年,順天科場舞弊爆發,一審判決,一審判決,自柏葰以下,擬棄市、流放等處罰者幾十人,俱交給皇帝定奪。咸豐頗有念其昏老,寬恕柏葰的意思,肅順則按律力爭,堅執不可。砍掉了柏葰的腦袋。

肅順身為滿人,卻最看不慣同族,對待滿族下屬,暴戾恣雎,如同奴隸,而對漢員則禮數有加。他曾說:“咱們旗人混蛋多,懂得什麼?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筆厲害得很啊!”

肅順:力持反科場舞弊 自己卻知法犯法

他以尚書親貴之尊,頗能折節下士,因此幕府中網羅了大批才俊,其中尤以高心夔、王闓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最為著名,號稱“肅門五君子”。

五人中,肅順最欣賞的則是高心夔。咸豐八年的科場案餘震未消,咸豐十年恩科會試,他就親身犯險為高心夔“助拳”,渾不鑑及前次柏葰的慘狀了。

肅順:力持反科場舞弊 自己卻知法犯法

上次,高心夔參加殿試,詩題限押“文”韻,而高誤入“元”韻,遂不與三甲之列。這年恩科會試,高心夔入了二甲,再次參加殿試。肅順神通廣大,竟然在考前一日探聽到詩題為“紗窗宿鬥牛得門字”,出處為唐人孫逖的《夜宿雲門寺》,立即把高心夔叫來,囑咐他連夜趕作,明天一定弄個狀元爽一把。第二日入場,果然是這個題目,場中三百多人,幾乎沒有知道此題出處的。高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寫就,出來就找肅順報喜。肅順接過詩稿一看,頓足捶胸,大叫“完蛋!完蛋”。原來,高心夔記錯了韻部,押韻的八個字除了“門”字外,都押到了“十一真”韻,而“門”字在韻部卻屬於“十三元”。考試出韻,內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高心夔又列四等,沒做成進士。同時落選的王闓運幸災樂禍,送他一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平生雙四等,該死十三元。”肅順辦事再精密,也禁不住高心夔如此疏忽,除了相對苦笑,就只能慨嘆命定不是富貴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