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力持反科场舞弊 自己却知法犯法

咸丰五年,在恭亲王奕訢为生母的封号搞出矫诏之后,被咸丰疏远,退出军机处,后任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彭蕴章等唯唯诺诺,服服帖帖,毫无主见,在内外时局交困的时候,宗室肃顺因为勇于任事,逐步受到了重用。

肃顺:力持反科场舞弊 自己却知法犯法

咸丰八年,顺天科场舞弊爆发,一审判决,一审判决,自柏葰以下,拟弃市、流放等处罚者几十人,俱交给皇帝定夺。咸丰颇有念其昏老,宽恕柏葰的意思,肃顺则按律力争,坚执不可。砍掉了柏葰的脑袋。

肃顺身为满人,却最看不惯同族,对待满族下属,暴戾恣雎,如同奴隶,而对汉员则礼数有加。他曾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啊!”

肃顺:力持反科场舞弊 自己却知法犯法

他以尚书亲贵之尊,颇能折节下士,因此幕府中网罗了大批才俊,其中尤以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最为著名,号称“肃门五君子”。

五人中,肃顺最欣赏的则是高心夔。咸丰八年的科场案余震未消,咸丰十年恩科会试,他就亲身犯险为高心夔“助拳”,浑不鉴及前次柏葰的惨状了。

肃顺:力持反科场舞弊 自己却知法犯法

上次,高心夔参加殿试,诗题限押“文”韵,而高误入“元”韵,遂不与三甲之列。这年恩科会试,高心夔入了二甲,再次参加殿试。肃顺神通广大,竟然在考前一日探听到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得门字”,出处为唐人孙逖的《夜宿云门寺》,立即把高心夔叫来,嘱咐他连夜赶作,明天一定弄个状元爽一把。第二日入场,果然是这个题目,场中三百多人,几乎没有知道此题出处的。高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写就,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一看,顿足捶胸,大叫“完蛋!完蛋”。原来,高心夔记错了韵部,押韵的八个字除了“门”字外,都押到了“十一真”韵,而“门”字在韵部却属于“十三元”。考试出韵,内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高心夔又列四等,没做成进士。同时落选的王闿运幸灾乐祸,送他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肃顺办事再精密,也禁不住高心夔如此疏忽,除了相对苦笑,就只能慨叹命定不是富贵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