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及心理調適

表演型人格障礙又稱癔症型人格障礙、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幼稚型人格障礙等,在日常生活中被人通俗地稱呼為“人來瘋”。 表演型人格障礙他們:喜歡過分感情用事、用誇張言行來吸引他人注意、人格不成熟、過度尋求他人關注為主要特徵。目前,在心理諮詢及精神科臨床診斷中,發現這是一種非常棘手的心理障礙,其治療需要很長時間和一個艱難痛苦的過程。在心理諮詢中和精神科醫生臨床中發現,本病一般發生於青少年後期,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約為2.2%,女性患病一般高於男性2倍,隨著他們年齡增長,人格逐漸趨向成熟,至中年症狀達到明顯緩解。

心理學: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及心理調適

心理障礙一般會出現較高的自殺率,在國外一般採用住院治療。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對患者的成長史進行深入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礙一旦形成,則目前的治療方法很難將其徹底改變,因此,我國對錶演型人格障礙尚無較好的具體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臨床中可參考根據社會或文化標準獎勵孩子、不給孩子樹立表演型行為榜樣、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可的預防原則;參考幫助患者認識自我認可的重要性,學會自我認可、獎勵患者的非表演型行為,懲罰患者的表演型行為的治療原則。採取對症治療,對患者的態度進行矯治,改善患者的人際交往,教會患者如何表達他們的渴望與需要。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措施:

心理學: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及心理調適

眾所周知,藥物不能改善人格結構,但可以通過某些藥物來改善某些症狀進行對症治療。如需用藥一定要在有資質的醫院中的精神科執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有抑鬱症狀的用抑制抑鬱的藥物、有焦慮症狀的用抑制焦慮的藥物等等。

精神外科可通過顳葉切除或立體定向手術來改善一些人格障礙的表現,但應嚴格掌握適應症。

三、心理調適

儘管成年人在心理諮詢和精神科醫生臨床中真正全部表現出人格障礙診斷的人並不多見,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表現出這種傾向。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或成年開始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症狀表現,一旦形成,目前的治療方法很難將其徹底改變。因此,對有表演型人格傾向者或患者要進行心理調適,以預防表演型人格障礙的形成或減輕其症狀。具體而言,一般採取以下措施對患者進行心理調適:

心理學: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及心理調適

1. 認知指導,提高患者自我認識

耐心地向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表達自己的看法,承認他們的聰明、活潑,接受能力強,但是也要委婉地指出錯誤,因為患者心理發育不成熟。幫助患者認識自己人格中的缺陷,正視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以適應社會環境。幫助患者避免自我膨脹,放任自流的做法,避免今後處處碰壁、導致病情再次發作。

2.採用自省法,強化心理訓練效果

鼓勵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寫日記、記週記來與自己進行內心對話,把自己一些感覺、感受藏在心底,醞釀一下再表達。然後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檢查日常心理行為,重點回顧檢查自己的心理缺陷給個人和他人帶來那些危害,以及自己採取正確糾正方法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益處;如哪些情緒表現是有意識的,哪些是無意識的;哪些是別人喜歡的,哪些是別人討厭的。對別人討厭的要堅決予以改進,而別人喜歡的則在表現強度上力求適中,對無意識的表現,可將其寫下來,放在醒目處,不時自我提醒。

心理學: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及心理調適

3. 採用昇華法,在表演中昇華

鼓勵鼓勵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把藝術表演才能和興趣轉移到真實的表演藝術中去,使之前淤積的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昇華。事實上,不少藝術表演都需要一定的誇張成份,為了使觀眾沉浸到劇情中去,演員必須用自己的表情、語言去打動他們。因此,如果條件允許,讓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投身表演藝術是一條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