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中小學男教師少,不能只怪待遇低

日前,光明日報刊發一則《教師性別適度平衡為何難以實現》的報道,文章指出,去哪裡尋找男性教師?和很多國家一樣,中國也開始面臨這樣的問題。近年來,招不到男性教師幾乎成為中小學校長們的心頭病。

而據教育部公佈的教育統計數據,2016年北京、上海專任教師中女性佔比,普通高中階段分別為71.9%、65.9%,初中階段分別為76.3%、73.7%,而小學階段均超過80%。而且,無論是在江浙沿海,還是在中西部地區,新招收的中小學教師中,男教師只佔10%左右的現象屢見不鮮。

銳評:中小學男教師少,不能只怪待遇低

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問題,是個老話題了。雖屢屢提及,卻一直破解無力。

教師性別適度平衡為何難以實現?還用說嗎,自然是待遇低唄。教師流失,教師辦特長班,教師辭職潮……哪一個不是“待遇低”惹的禍?呵呵,關於教師的問題,搬上待遇低這個“萬能理由”絕對沒問題。

再次巧合的是,北京師範大學一教授就說啦,當前,教師的收入和地位無法滿足男性養家餬口的角色規範,對男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可是,中小學男教師少真的只怪待遇低嗎?

近日,來自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比上年增長9.43%,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上年增長8.94%。而事實上,2012年至2016年這五年間,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投入13.5萬億元,超過1952年到2011年60年累計投入之和。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更是從破解發展瓶頸入手,為“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出了不少真招實招。

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國家公職人員”地位,明確提出“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些疊加的利好消息,讓老師們離想要的待遇和地位越來越近。

銳評:中小學男教師少,不能只怪待遇低

然而儘管這樣,在光明日報的這則報道中,有一名工作四年的科班師範生如是感言,“對於男生來說,最害怕一眼就看到退休,教師就是這樣的工作。”他對自己教師職業的未來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可能會隨時跳槽”。這席話帶來的無疑是另外一個問題,即使待遇可觀,但內心看不到未來,也會捨棄。

所以中小學男教師少的現象,不能只怪待遇低。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尤其值得剖析。

比如,職業前景的問題。

生理上的特性,註定男教師喜歡挑戰。對他們來說,如果教學沒有挑戰性,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可能就會產生職業倦怠。

再如,職業情懷的問題。

“教育即生長”註定教師肩負著特別的責任和使命,而幹好教師工作,需要有職業情懷。不談責任和使命,只談地位和待遇,一語道破,就是情懷缺失。

又如,高考志願提報導向的問題。

重好學校、好專業的“導”,而輕師範類院校的“導”。這樣一來,勢必導致師範類院校的生源少,尤其是男生少。

由此可見,說了多少年的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問題,不是提高待遇就能解決的問題,還需多管齊下,多頭髮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