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中小学男教师少,不能只怪待遇低

日前,光明日报刊发一则《教师性别适度平衡为何难以实现》的报道,文章指出,去哪里寻找男性教师?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招不到男性教师几乎成为中小学校长们的心头病。

而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2016年北京、上海专任教师中女性占比,普通高中阶段分别为71.9%、65.9%,初中阶段分别为76.3%、73.7%,而小学阶段均超过80%。而且,无论是在江浙沿海,还是在中西部地区,新招收的中小学教师中,男教师只占10%左右的现象屡见不鲜。

锐评:中小学男教师少,不能只怪待遇低

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是个老话题了。虽屡屡提及,却一直破解无力。

教师性别适度平衡为何难以实现?还用说吗,自然是待遇低呗。教师流失,教师办特长班,教师辞职潮……哪一个不是“待遇低”惹的祸?呵呵,关于教师的问题,搬上待遇低这个“万能理由”绝对没问题。

再次巧合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一教授就说啦,当前,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无法满足男性养家糊口的角色规范,对男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可是,中小学男教师少真的只怪待遇低吗?

近日,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9.4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8.94%。而事实上,2012年至2016年这五年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年到2011年60年累计投入之和。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从破解发展瓶颈入手,为“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出了不少真招实招。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地位,明确提出“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这些叠加的利好消息,让老师们离想要的待遇和地位越来越近。

锐评:中小学男教师少,不能只怪待遇低

然而尽管这样,在光明日报的这则报道中,有一名工作四年的科班师范生如是感言,“对于男生来说,最害怕一眼就看到退休,教师就是这样的工作。”他对自己教师职业的未来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可能会随时跳槽”。这席话带来的无疑是另外一个问题,即使待遇可观,但内心看不到未来,也会舍弃。

所以中小学男教师少的现象,不能只怪待遇低。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尤其值得剖析。

比如,职业前景的问题。

生理上的特性,注定男教师喜欢挑战。对他们来说,如果教学没有挑战性,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可能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再如,职业情怀的问题。

“教育即生长”注定教师肩负着特别的责任和使命,而干好教师工作,需要有职业情怀。不谈责任和使命,只谈地位和待遇,一语道破,就是情怀缺失。

又如,高考志愿提报导向的问题。

重好学校、好专业的“导”,而轻师范类院校的“导”。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师范类院校的生源少,尤其是男生少。

由此可见,说了多少年的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不是提高待遇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多管齐下,多头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