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長期遭導師奴役,失聯多天後被發現溺亡在江邊

博士生長期遭導師奴役,失聯多天後被發現溺亡在江邊

事發

2017年12月25日聖誕夜,在那個所有人都沉浸在節日氛圍中夜晚,西安名校藥理學博士楊寶德選擇在滻河邊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這並不是楊寶德第一次嘗試輕生。

第一次,楊寶德曾買過蟑螂藥來喝,結果喝了沒事。

第二次,楊寶德失蹤了一天,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回到和女友一起租的出租屋內,身上到處都是被樹枝和小石子刮蹭的傷痕,渾身是血。

在女友死死盤問下,楊寶德告訴她因為幫之前的碩導寫了一些東西,被博導知道後,專門把他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頓,長期日積月累的人格侮辱和奴役讓楊寶德產生巨大心理創傷。

自己一人徒步20多公里去秦嶺,從山上滾了下去,嘗試了幾次自殺都未成功。於是就在學校附近的陽陽國際大廈31層,徘徊了一下午,最終他還是回頭,決定再去看女友一眼。他說,如果女友不在家,他就回到陽陽國際,義無反顧地跳下去。

可聖誕夜這次,楊寶德是徹底放棄了。

而他的博導,周筠,是釀成楊寶德悲慘結局的罪魁禍首。


真相的揭曉

楊寶德走後,其女友吳夢(化名)在微博發文揭露過周筠(楊寶德的博導)醜惡的面孔。

吳夢說,我不能說這百分之百都是博導的責任,我覺得如果分這個責任,可能博導佔了70%,我佔了30%。

周筠作為一名博導,卻常常幹些誤人子弟的事。

  • 干預學生感情生活

根據楊寶德師妹的爆料,博導周筠開學第一次請楊寶德師妹吃飯時,周筠就在餐桌上跟楊寶德師妹說,楊寶德女友長得可醜了,尖酸刻薄,還醜人多作怪,跟楊寶德一點都不配,還經常花楊寶德的辛苦錢,順勢想撮合楊寶德和他師妹。

在被問及對周筠的印象時,楊寶德師妹說“周筠有50歲左右,每次要跟她交流學業上的事情,我就很害怕。”

  • 為人小心眼

日常生活中,周筠為人十分的小心眼,跟學生相處時常因為某個同學一句開玩笑的話,和楊寶德抱怨很久。稱自己對學生掏心掏肺,卻換不來學生請她吃頓飯。

讓人很難想象楊寶德呆在她身邊時,言行是得有多麼謹慎小心,也很難想象楊寶德是捱過多少次周筠莫名的批評訓斥。

  • 經常對學生進行騷擾

周筠還時常詢問楊寶德自己日常穿著如何,語氣曖昧不清。還聲稱,記得楊寶德最喜歡自己某件外套,楊寶德這樣一位29歲的男學生喜歡一箇中年婦女的外套做什麼?

更為誇張的是,在晚上一兩點還給她的其他學生髮“小可愛、小寶貝”之類的話,搞得學生整天擔驚受怕。

博士生長期遭導師奴役,失聯多天後被發現溺亡在江邊

  • 以富人自詡,以施捨學生為榮

做周筠的學生還得在飯局上幫她擋酒,楊寶德酒量很小,二兩白酒就醉,但是在周筠的飯局上他就必須得喝酒,常常喝得醉醺醺回到寢室後,一會又被周筠叫去打麻將。

此外,周筠十分自戀的組建了自己的“粉絲群”,裡面那些所謂的粉絲,大多數都是受她壓榨的學生。吳夢說周筠常以富人自詡,以施捨學生為榮。周筠聊天記錄中帶為學生們回來的“好多肉”不過就是飯局遺留的剩飯剩菜,如果學生不吃就會被“指責謾罵”。

  • 把學生當“家僕”使喚

周筠還長期叫楊寶德等學生去她家打掃衛生、幫她新房裝窗簾、去停車場接送她,陪她去逛超市。

一個50歲的中年婦女還裝得像個20歲少女似的曖昧不明地喊楊寶德“臭小子”。

博士生長期遭導師奴役,失聯多天後被發現溺亡在江邊

有次楊寶德的家人在早上9點多與楊寶德通話時得知,楊寶德剛剛打掃完周筠家的衛生,正要幫周筠擦車。一個博士生,大早上的大好時光,就被所謂的導師叫來家裡拖地洗車而不是做實驗鑽研?

周筠還過分干預學生的私生活,硬性規定中午不準睡覺,晚上十二點之前必須隨時待命。


希望後的絕望

吳夢也曾勸楊寶德換個導師,可一個系就那麼大,老師之間都是認識的,在同事關係基礎上,有些可能還是同學甚至師生關係。原導師不同意,哪個導師願意趟洪水要你?

若要楊寶德放棄不讀博士,可他是碩博連讀,如果拿不到博士文憑,碩士文憑也沒了。

無奈之下,楊寶德想選擇出國,而出國需要導師幫忙聯繫出國的事宜,就在楊寶德死前一週,周筠也答應會幫助他。而楊寶德的一位同學曾勸楊放棄出國的念頭,“你這麼好用,導師怎麼會捨得放你走呢?”

然而,一語成戳,一週後,楊寶德再次莫名地被周筠訓斥,讓他明白導師不會放他出國,因為先前許諾過讓他去北醫學習並未兌現。

“出國無望,學術無果,這直接導致他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作出了輕生的行為。”


關於楊寶德

博士生長期遭導師奴役,失聯多天後被發現溺亡在江邊

楊寶德是怎樣一個人?

“基本上能幫的都會幫”,讀研後,他甚至免費幫同學修了上百次電腦。

這是楊寶德好友對他的評價。

楊寶德是家裡最小的弟弟,也是家裡唯一一個博士生,他出生於湖北黃岡的農村,父母都在外打工,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楊寶德中考的時候本來可以進入家鄉最好的一中,但是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選擇了一所免除他學雜費的私立學校。

本科時,由於家裡負擔重,楊寶德基本沒問家裡要過錢。讀研後,經常有同學看到他在食堂吃3塊5一碗的面。


博士生長期遭導師奴役,失聯多天後被發現溺亡在江邊

周筠作為一名博導,究竟把學生當什麼了?

男朋友?孩子?還是小弟?

她隨意支配別人的時間、讓別人在乎自己、控制別人的感情生活。

一位有滿懷抱負的科研人員,就這樣,被一個喜怒無常的中年婦女逼死了。

1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學回應相關報道稱,博士生導師周筠確實存在讓學生到家裡打掃衛生、陪同超市購物、洗車等行為。校方已對周筠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資格。

從什麼時候開始,導師與博士生之間的關係被默認成為了奴隸關係,除了不能直接剝奪博士生的生命,導師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自楊寶德事件後,很多人都在說說,國內給博士生導師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大也就算了,還沒有監管。只要導師不點頭,你就沒辦法畢業。楊寶德作為一個寒門博士,家裡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29歲的他,相比同齡人,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急於回報養育他近三十年的父母,這種處境帶給他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有人提出高學歷者抗壓能力往往比常人更弱,那是因為高學歷者揹負著比常人更多的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期待。

有人說楊寶德“運氣不好”,但如果一名寒門苦讀多年的高材生的學業、前途最終只能靠運氣來決定,那才是對眾多教育管理者最大的諷刺,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