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地球上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專門收集前任們留下的愛的“遺物”。可能是一盒所剩無幾的藥片,衣櫥中半掛著的男士襯衣,角落裡一隻孤零零的高跟鞋……這些物件伴隨著破碎的關係呈現在每個參觀者的面前,帶來最具共鳴的情感治癒。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6月15日 - 7月31日

延安西路1262號

「上生·新所」海軍俱樂部

這個在全球擁有超高人氣的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

首次登陸中國大陸

迎來第50場全球巡展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票價:平日票 90元,週末票120元 注*6月15日為媒體日,不對公眾開放

失戀博物館由製片人歐琳卡·維什蒂查和畫家德拉仁·格魯比西奇共同創辦,收藏有上千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破碎關係中留下的物件。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創始人: OlinkaVištica 和 DraženGrubišić

歐琳卡·維什蒂查和德拉仁·格魯比西奇曾經也是一對戀人,但比較奇葩的是,分手後他們用集裝箱保存起兩人充滿回憶的那些物品,並最終變成了今天的博物館。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Zagreb, Croatia|2006 - 04/02 - 05/01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Amsterdam, Netherlands|2014 - 11/17 - 03/03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Boise, Idaho, USA | 2016 - 02/05 - 03/04

2006年至今,失戀博物館在全球27個國家成功舉辦了49場展覽,獲得《The Economist》、《Times》等媒體強力推薦,成為全球現象級展覽盛事。2011年,它還被授予了歐洲年度博物館獎(European Museum of the Year Award)。

信物和故事

博物館的核心是一個不斷豐富的展品集合,每一件展品都是過去關係的紀念,伴隨著一個個匿名貢獻者的故事,在“悲傷與失落”中找到新的啟示,為參觀者創造克服情感崩潰的機會。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An Exe Axe | Berlin

“她是第一個搬進我家的女人。幾個月後,我有事前往美國,在機場我們流著淚說再見。她向我保證,如果沒有我,她連三週都活不下去。三週後我回來了,她告訴我她愛上了別人。

她立即和她的新女友度假,而她的傢俱卻留了下來。我無法處理自己的憤怒,我去Karstadt(歐洲最大的百貨郵購集團)買下了這把斧頭,把所有傢俱砍碎成小堆的木片。斧頭治癒了我,我感覺很棒。”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A Child's Pedal Car | Prague, Czech Republic

“我等了將近40年才明白「愛」這個詞的含義。不幸的是,情緒化把我們推向分離。當我們彼此相愛時,我們毫不退縮地相愛。當我們戰鬥的時候,我們一直戰鬥到受傷。

她知道我小時候一直想要一輛有踏板的小車,但我從來沒有。當有人給我的時候,我已經四十多歲了。她和姐姐去散步時,在一個垃圾桶旁邊發現的它。她們把它帶回公寓,放在浴缸裡清洗,然後用小花裝飾,並在輪子上寫上我的名字,她的暱稱和日期。

這輛車代表了我們的愛。它表明,當兩個人真心相愛時,沒有一個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A postcard | Yerevan, Armenia

“我是一位70歲的老婦人,來自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我在1967年訪問了薩格勒布,這座城市俘獲了我的心。這是一張明信片,是很久以前我們鄰居的兒子從我的門縫裡塞進來的。

這個男人當時已經和我相愛三年了。按照亞美尼亞的傳統,他的父母來到我家向我求婚。我父母拒絕說他們的兒子配不上我。他們憤怒而失望地離開了。當天晚上,他們的兒子,把車開下了懸崖...“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www.brokenships.com

首次亮相中國大陸,失戀博物館也已經在網絡上開設官方通道,向網友們徵集各類觸及人心的情感故事展品。

入選展品將於本次展覽期間在「上生·新所」海軍俱樂部內展出,並有機會作為永久性展品陳列於失戀博物館位於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或其他國家的固定展館。

喪文化浪潮

本次克羅斯亞失戀博物館在上海的首次展出,這種把心碎的故事分享出來的形式,也讓「喪文化」這個近年來興起的浪潮,又再次帶回了我們面前。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喪文化」根植於互聯網群體社交的背景下,在國內社交平臺上通過各種表情包,比如最為經典的「葛優躺」,迅速散播開來。村上春樹式的「小確幸」彷彿日落西山,取而代之的是「小確喪」;類似動畫《馬男波傑克》、茶飲快閃店「喪茶」等喪文化衍生品更大行其道。

究竟什麼是「喪文化」?專業解釋是指目前流行於青年群體中的帶有頹廢 、絕望 、悲觀等情緒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崇尚喪文化的年輕人們,未必真的是頹廢的、絕望的、悲觀的,這倒更像是在當今高速運轉的社會下,對忙碌生活的調侃。這是對物慾橫流、急功近利的一種反抗。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每隔幾年總有聲音會說”xx後垮了”、“xx代不行了”,總有人想要質問“現在的年輕人到底怎麼了”,地圖君認為這不過是杞人憂天。

好好想一想喪文化那些頹廢、悲觀的文案,“我差不多是條廢鹹魚了”、“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有沒有覺得這種不爭、無為的思想有點眼熟?

沒錯了,2000多年前孔子去找老子,老子說了一句話:“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老子是什麼意思呢?換句話說其實也就是: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另一位道家先賢莊周,在《逍遙遊》裡多次提到了所謂的”無用之用“。一個叫支離疏的殘疾人士,整天一副”我已經是個廢人“的姿態,卻因此徵兵不會徵到他,終享天年。

可見其實喪文化與東方傳統文化是有一些聯繫的,這種不爭篤定的心態,地圖君認為,反而證明了當代年輕人在愈來愈快的社會節奏裡,沒有迷失自己。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今年4月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全球首映的日本電影《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口碑爆棚。熊谷守一是日本美術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傳奇,他出身富裕卻過著貧寒生活。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1968年,日本天皇要為88歲高齡的熊谷頒發代表國家最高榮譽的文化勳章,他卻以“並未對國家做出特殊貢獻”為由,拒絕領獎。

「克羅地亞失戀博物館」首登上海,全世界的失戀故事都在這裡!

▲ 熊谷守一早期作品

為避開世人全心創作,熊谷晚年長達30年不出門,在家堅守自己的花園。這是他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之一,但正如他所言“有才華的人走不了多遠,糟糕的作品也是藝術”,他釋然地接受了糟糕,便有勇氣走得更遠。

據悉,本片也將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展映,感興趣的各位不妨去電影院搶先體驗(因為還沒有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