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內需拉動:中國經濟的「王道」

土改內需拉動:中國經濟的“王道”

大國其實是可以忽視外需的,像美國建國150年裡都是內需拉動的,直到二戰後,自己有軍事、技術、資本和貨幣的優勢,才出來“耀武揚威”,鼓吹自由貿易和全球化。

英國也是,直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尾聲的1849年才正式廢除關稅保護,開啟自由貿易,因為這時候,城市化完成了大半,內需市場飽和,且有技術優勢,要開拓世界市場了。

這種內需市場的擴大,或者說現代化,都是與農民“進城”、城市化同步的,只有在土地私有制的條件下,資本原始積累推動、工業革命加速了農民與土地分離,農民轉為工人,農業產業化。

如圈地運動,雖然有著種種罪惡,卻客觀上推動了農民與土地分離,為其後的工業革命提供了足夠的勞動力、強勁的城市化動力和巨大的內需市場。

也就是說,由於人口和資源優勢,大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完全可以不需要像小國那樣大,那樣“外向”,完全可以以內需拉動為主而建立“內向型”經濟,有限開放,貿易保護。

更何況內需相對於外需有著明顯的優先性,有什麼理由不先滿足穩定擴大的國內需求,而去滿足多變難測的國外需求呢?

即便是標準的外向型經濟鼻祖日本,也沒有忽視內需,先進行憲政改革和土地私有制,再在朝鮮戰爭和冷戰的東風下,同時滿足外需和內需,城市化和對外貿易並行不悖。

那為何中國最終還是走向的忽視內需、偏向外需而畸形城市化的經濟呢?這不免要讓人嘆息,改革不夠只能用開放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經濟居然就已經出現過剩!

原因很簡單,在戶籍制、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低城市化率等下的內需市場怎麼會吸納更多的工業品呢?城市化是必然,但不改革土地國有制,怎麼推動農民進城呢?

限於土地國有的雷區,改革不敢進入深水區,只得求助於外需。藉助東部沿海地區的開放,構建以外資或合資企業為主的外貿經濟,吸引海量的農民工入城。

這是一種變相而不徹底的農民“進城”和“跛腳”的城市化,以致城市化、內需市場有限,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並沒有徹底分離,農民工一旦失業,隨時可能回到農村。

在當今世界產業結構下,所謂的“中國製造”的外向經濟,其利潤大頭被髮達國家拿走了,中國能分到的極其有限。同時還極易被世界經濟影響,主要就是大買主的美國。2007年的次貸危機導致了外需減弱,中國實體經濟再度出現過剩,只能轉向內需拉動。

可惜的是,政府並未放棄外向經濟的基本思路,而試圖用房地產拉動來過渡,以待外需復甦。即便想以內需拉動,沒有配套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化有限,內需動力不足,房地產極易過剩。

同樣限於土地國有,城市土地使用借用了香港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模式,企業需要支出土地出讓金,才能獲得土地使用權。這是賦予了政府在經濟的主導作用:土地財政。

政府主導型經濟,必須輔以完善的法治,否則極易陷入愈發嚴重的貪腐之中。加上普遍的GDP政績要求,各地政府在實體經濟過剩後,更加偏執的依賴房地產拉動,使得本就高庫存的房地產泡沫化,空置率高得驚人。

因為房地產是內需經濟的基礎,可以在短期內交出極漂亮的GDP數據。但房地產泡沫不但不能擴大內需,反而加重城市生活成本,逼著農民工不得不返鄉。近年大城市的“逆城市化”現象明顯,其結果反而是縮小內需。

今年以來,美聯儲加息縮表、中美貿易戰爆發,外需長期性下降已是必然,樓市泡沫使得單純靠房地產內需拉動也走到了盡頭,接下去只能轉向依靠土改內需拉動。

逐步改革土地國有制,引導農民與土地真正分離,以市場機制推動城市化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減少對外開放程度、實行貿易保護,引導原有外需生產轉為內需生產。

主動刺破資產泡沫,尤其是房價,讓農民住得起房,才能真正轉為城市居民。城市化的擴大,才能擴大巨大內需市場。同時廢除戶籍制度,消除城鄉差別。

再次落實改革開放實行的“政企分開”,政府加強監管、但不管做超出監管之外的事。同時,逐步完善憲政法治體制,為經濟轉型奠定法治基礎。

綜上所述,唯有改革土地制度,才能促進農地分離,才能真正城市化,才能解放穩定而擴大的內需,才能為進一步社會發展奠定基礎,土改內需拉動才是中國經濟的“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