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超宁波,中西部省会赶超沿海强市大势所趋!

武汉超宁波,中西部省会赶超沿海强市大势所趋!

宁波

武汉超宁波,中西部省会赶超沿海强市大势所趋!

武汉

宁波、无锡虽然都不是省会城市,但一个是浙江的传统经济强市,一个是江苏的经济大市(长期排在南京前列)。但在近年,宁波和无锡GDP相继被武汉、成都、长沙和南京等省会赶超,就算是远在北方的河南郑州,也和宁波差距越拉越小,原因何在?

外贸经济的优势成就沿海

改革开放的前十年,是外贸出口的辉煌期,也是制造业的繁荣期

沿海得益于通商物流、地理位置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外企和乡镇企业工厂如雨后春笋,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迅速提高。

东部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强市,如苏州、无锡、温州、泉州、佛山、烟台等一大批普通地级市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

那个时候城市就是外贸强,制造强,城市就强!东莞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


多个沿海经济强市被省会逆袭超越

到了21世纪,情况逐渐变化,尤其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沿海的制造和出口优势下降,辉煌不再。

宁波被超越不是个例,只是一个缩影。

如江苏的无锡GDP长期是江苏省第二位,身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2006年,南京GDP只相当于无锡的82.6%;但是,到了2014年,南京首次超越无锡,上升至江苏第二,随后逐渐拉大了对无锡的领先优势。

再比如,2006年,佛山GDP排名位居全国第11,“世界工厂”东莞位居第15,彼时“九省通衢”武汉仅位列全国第16,长沙位居全国第28。但到2017年,武汉稳居全国第9,长沙位居第13。而佛山已经退居第16,东莞位居第19。

省会引领作用明显

除了济南GDP依然不如青岛外,许多省会城市在最近10多年发力

,发挥了省会的政治经济双龙头作用,区域经济协调辐射作用,以及科技引领作用。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新政策和新调控整合就成了一种新的动力,对经济拉动明显。区域经济发展更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作为地级市的经济强市不可能像长沙、郑州一样具备对土地、科技等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此外,武广高铁等一批以省会为重要节点的高速铁路修通,带来了许多重大投资项目,也吸引了投资和人流,这是非省会的地市所不能比的。投资拉动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是出口不能比的!因为新投资往往就代表了新产业新项目,能代表科技含量的产业进来!

地市最不具优势的还有空港,这一方面,郑州拥有国家级空港区,而无锡宁波不具备,就算是江苏经济的老大苏州也没有空中优势。

2008年以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省会城市的中心引领作用十分明显,因为,省会城市的科教文化资源雄厚,如武汉拥有大批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东湖高新区等国家级工业和科技园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