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親自編組義烏中歐班列 見證義烏小商品走出國門

2018-07-10 08:44 | 國新網

胡俊:亲自编组义乌中欧班列 见证义乌小商品走出国门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金華車務段義烏西站調車長鬍俊(趙一帆 攝)

7月9日,國新辦舉行中歐班列鐵路一線職工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金華車務段義烏西站調車長鬍俊介紹,調車就是將一列不同去向的車列進行分解,然後根據相同的目的地進行重組,再組成一列新車列。調車作業是義烏中歐班列的頭道工序。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確保中歐班列在解體、編組後,按規定時間安全送到指定位置,從而為中歐班列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開好頭、起好步。作為土生土長的義烏人,在參與中歐班列的調車過程中,親眼見證了義烏當地經濟的發展,目睹了義烏小商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全世界人民更瞭解中國義烏,為此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驕傲。

胡俊介紹,義烏開行首趟中歐班列是2014年11月18號。中歐班列是義務調車班組精心打造的一個作品,大家經過共同努力,將一輛一輛的車編組成一列一列的車,平安駛出國門,所以跟中歐班列有一種親密感。同樣中歐班列的開行,使義烏小商品能夠運出國,國外的好東西也能進得來,使老百姓的餐桌豐富一點,生活上也豐富一點。

胡俊指出,這些年鐵路調車工作有三個變化。第一是調車數量上的加大。從一個班工作12小時,調車200輛左右,增加到現在500輛左右,作業量翻了一番,這充分體現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第二,調車作業效率大幅度提高。鐵路加大了科技投入,設備上從落後走向了科技化,以前調車作業是用手信號調車,現在用無線電指揮調車,這樣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第三,調車作業安全上更有保障,以前安全控制是人盯人的方法,現在轉變為“人防+物防+技防”保安全的新模式。

(原標題《胡俊:親自編組義烏中歐班列 見證義烏小商品走出國門》。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