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領域能擺脫BAT的「魔掌」嗎

區塊鏈領域能擺脫BAT的“魔掌”嗎

BAT對互聯網的巨大影響是有目共睹的,無需多言。BAT已全面滲入我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只要是正常的現代人,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幾乎找不出沒有BAT影子的事務。

BAT對互聯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享受著因此而產生的巨大紅利,短短二十幾年的功夫,BAT三家已成長為小則幾百億,大則幾萬億的互聯網巨頭(話說百度和其它兩家的市值差距確實有點大啊)。

BAT在互聯網的“壟斷”地位的利和弊,不是本文的重點,就不多闡述。但其中有一點是可以共識的,那就是在現有互聯網的格局中,新興的機會很難擺脫BAT的影響,用本文標題的話來說,現有的互聯網格局中,新的創業者很難擺脫BAT的“魔掌”,被BAT收購成了絕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的結局,甚至是不少創業者的奮鬥目標。

那麼在區塊鏈領域,新興的創業者們是否有機會改變這一狀況呢?情況也不容樂觀。

2、BAT對區塊鏈的佈局

BAT早已開始區塊鏈的佈局,並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搶佔了一定的先機。2015、2016年,BAT就開始了對區塊鏈的佈局,且分別已有項目落地。

如阿里,螞蟻金服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支付寶的愛心捐贈項目、阿里的雲郵箱項目、跨境食品供應鏈項目、醫聯體區塊鏈項目等等;騰訊的區塊鏈項目,目前主要側重於金融領域,如金融區塊鏈聯盟、聯盟鏈雲服務Baas平臺等等;百度的區塊鏈項目主要側重於技術領域,早在2015年百度就開始佈局區塊鏈並組建了相關的專業團隊,2017年7月,百度推出了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9月,百度還聯合發行了中國首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ABS,此外,百度推出的區塊鏈遊戲萊茨狗,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BAT對區塊鏈的佈局還可從區塊鏈的專利這一角度略見一斑,據統計,2017年,阿里申請有關區塊鏈的專利數量在中國是43件(全球49件),雄據榜首。(其它兩家的專利申請數尚未查到)

因此,基本上可以說,BAT在區塊鏈領域內佔具優勢。

3、BAT發展區塊鏈的優勢和劣勢

BAT發展區塊鏈的優勢無非就是錢多、人多。錢多,很好理解,BAT哪一家都不缺錢,捨得花錢收購。初創的互聯網公司,只要有好的苗頭,都成了他們的獵物;人多,BAT三家的技術力量都不俗,都組建了專業的區塊鏈團隊,這也是一般的創業者很難跟得上的。

儘管BAT有這麼強大的發展區塊鏈的優勢,我認為BAT還是有短板所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BAT現有的結構和狀態與區塊鏈核心的“去中心”化理念不符。

從根本上來說,任何一個公司或機構啟動或投資一個項目,其目標基本上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很難想像BAT投資一個項目的目的是把自身拋開在外,完全是為大眾服務的,這是和其組織結構、主體宗旨相違背的。

而區塊鏈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儘管每個參與區塊鏈的個體可能都是自私自利的,但由於其去中心化的核心特點和結構安排,最終的結果卻又是有利於大眾的。這就和BAT的理念存在根本性的區別。

不在同一個維度上的競爭,才有可能是其它機構在區塊鏈領域擺脫BAT“魔掌”的機會。

4、其它機構的機會

俗話說,“大樹底下寸草不生”。要想擺脫BAT這幾棵大樹的影響,只有尋找他們不願生長(似乎這種情況不多)和不能生長的地方。

正如上文所述,在區塊鏈領域,去中心化應當是BAT的一個重要的短板。比特幣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一份白皮書、若干行代碼起家,幾年下來,目前市值也有近萬億人民幣的規模。

BAT再強大,也不可能把比特幣收購了,一方面,作為去中心項目,比特幣既不是任何人的,又可能是屬於任何人的,BAT找不到可收購的對象;另一方面,即便BAT擁有無比強大的經濟實力,把比特幣都買下來了,最後他會發現收購到手裡的比特幣將是一文不值。神不神奇?

綜上所述,在現在的互聯網中,要想擺脫BAT的影響機會較為渺茫,但在區塊鏈領域,利用BAT在區塊鏈領域先天的不足,找準差異化領域,擺脫BAT的“魔掌”,成長為新的獨角獸,還是大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