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江南園林,尤其是蘇州園林,已被讚美過千萬遍,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其中不乏廣東的好奇寶寶們。很多人蘇州遊園歸來,都說:蘇州園林甲天下,我們的嶺南園林和它們比還是有差距。兩地園林要是綜合比較,難免會因為“各花入各眼”而難下定論。要是拿一些“單項”出來“單挑”,嶺南園林在哪些單項佔有絕對優勢?別的不說,就說彩色玻璃窗吧!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去過拙政園的遊客都知道,拙政園西部園區有個卅六鴛鴦館。導遊帶人走到這個館,都要隆重介紹它的菱形藍色玻璃窗。在這麼大的拙政園裡,亭臺樓閣令人目不暇接,可是,有此彩窗的建築就只有卅六鴛鴦館和它南面的十八曼陀羅花館。為什麼卅六鴛鴦館要選用這樣的玻璃窗?看起來好像不大符合拙政園整體的“曠遠明瑟、古樸自然”風格啊?說起來,要說到時任園主的時代背景了。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卅六鴛鴦館菱形藍色玻璃窗

在清末,鴛鴦館所在一帶屬於蘇州汪宅花園,當時已破敗不堪。光緒三年(1877年),鹽商張履謙買下此處,修葺增建,到光緒五年(1879年)完工,新園子被張履謙命名為“補園”。鴛鴦館的藍玻璃,是張履謙託清政府駐德公使洪鈞(洪鈞是蘇州出的狀元,館中題匾“卅六鴛鴦館”也是他的題字)從歐洲買回來的。他買這種藍玻璃的理由在廣東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蘇州下雪少,透過這種玻璃看外面的景色,可以假裝外面有雪景。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透過卅六鴛鴦館藍色玻璃窗所見“冬雪”

這樣“矯情”的理由,讓人想到了餘蔭山房的初代園主鄔彬。鄔彬是番禺人,當過幾年京官,在北京見識過幾次北方冬天的大雪,念念不忘,告老還鄉後建起了自己的私家花園餘蔭山房。該園始建於同治三年(1864年),於同治八年(1869年)竣工,只比拙政園的卅六鴛鴦館早了十年,算是同時期。鄔彬想“看雪景”時,就到園中主體建築深柳堂左側的臥瓢廬,那裡也有一大片紫色玻璃窗。如果要比較不同的話,只能說廣州下雪頻率比蘇州低n倍,廣州的園主對這種能“假裝外面有雪”的藍色玻璃窗需求大得多了。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餘蔭山房彩色玻璃窗

拙政園卅六鴛鴦館的菱形藍色玻璃並不是蘇州園林裡最炫的,比它規模更大、花樣更多的在附近的另一座名園獅子林。獅子林在1917年為上海顏料鉅商貝潤生(貝聿銘的叔公)購得,經9年修葺擴建,成了老蘇州口中的“貝家花園”。貝潤生這樣見慣大場面的上海灘富豪自然有大手筆,在園中的大小建築鑲上了各式各樣的彩色進口玻璃窗。燕譽堂、對照亭、指柏軒、石舫、問梅閣等建築都有,鮮豔程度不同。以石舫最為顯眼,彩色玻璃和合窗多達86扇。因為有了這些窗子,貝家花園亦中亦西,和蘇州其他古園風格差別有點大。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獅子林彩色玻璃窗一覽

然而,擁有全蘇州最華麗玻璃窗的獅子林,和嶺南園林比起來,仍是“班門弄斧”。同期的嶺南園林套色玻璃窗,不僅色彩斑斕,在表現的題材上,更是豐富得讓蘇州園林望塵莫及。花鳥蟲魚、山水人物,都在彩色玻璃窗上蝕刻出來。不同顏色的玻璃“打底”,蝕刻出來的作品也有不同的名字——金片,藍片、虹片等。藍片和虹片常見,但金片為最高級別。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清暉園,套色蝕刻玻璃大觀園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在清暉園,藍片和虹片玻璃窗都是小意思。園中還有別處罕見的金片,並且蝕刻的題材是清乾隆間評定的“羊城八景”,一共八塊金片,在園內沐英澗的門口,已被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可以說,來清暉園,單看彩色玻璃窗就夠了。不知大誇蘇州園林彩色玻璃窗的人,看到嶺南園林裡這些同類作品,可有小巫見大巫之感?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有一種小巫見大巫,叫作當蘇州園林遇見嶺南園林的彩色玻璃窗

清暉園沐英澗珍貴金片

部分圖片來自萌娜、張瑩科學網博客、1001726910,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