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的教育——能否可行?

今天晚上趕忙去聽了一場講座,聽完後感慨頗多!就想寫點什麼

主講人是清華大學經管院院長錢穎一教授,以前我對錢教授的印象僅在於聽說過他在清華的經管院掀起的改革,後來也看了他的一點著作,有一點點了解。這次聽到他有講座的消息,就去看看學經濟出身的教育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現在國內從事教育管理的大多不是學習教育出身的,他們都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教育的經驗,對於關心教育的人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啟發。

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的教育——能否可行?

錢穎一教授

錢穎一教授主要談了三個方面,首先批判了我們長久以來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特點,我們教育講究的是知道多少,在學校是學了什麼,學了多少,從小學到大學之後一直如此,很少去進行問知識中的為什麼,對學習的知識進行質疑,當把教育接受完之後,知道了所有能夠知道的知識,就無所適從了,因為我們培養的人不會獨立尋找新的方向,不會提出新的問題去進行研究,在沒有人牽著的時候就無法前進了。所以我們的自然科學至今很少有原創性的成果,就是因為我們的以掌握知識為中心的教育。然後錢教授就談到了他想說的主題,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教育,我們需要的就是這兩種精神的教育,也談到正式的教育實際上在扼殺這教育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他認為回答錢學森之問就在於怎麼培養具有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學生,多次引用愛因斯坦的話來說明一些情況,在自然科學人才的培養上面或者說知識研究者的人才培養上面,要注意一種價值引領,即拋棄短期的功利主義,要看到研究的未來,短期的功利主義是從事基礎研究的天敵。最後將了新技術發展下的教育思考,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行程了挑戰,我們的應試教育中倡導文科中死記硬背,理科題海戰術,機器的人工智能技術使得機器比人記得更多、更牢固,題也練習更多,還像以前那樣,我們教育的人是比不過機器的學習的,所以教育就需要轉變,要有批判的思維和創造的思維,這些是機器學不會的東西,人的培養就應該往這方向上去。

我聽完之後,其實是比較佩服錢老師的,首先必須知道他是一個經濟學家,教育不是他的專業還有如此多的關於教育思考,並且他在清華經管院的改革實踐中也採取了一些實踐措施,並且能夠堅持十二年了,很不容易。不過我覺得在他的演講中還是略微淺薄了一些,比如在談論需要一種價值來導向,就說的比較含蓄和委婉,我就補一些可能的內容,比如為什麼我們今天的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不行呢?用價值導向來回答就是今天的許多研究者在權和利中迷失了自己,喪失了一顆從事學術研究的心,把知識當做一種名利的工具,為官奔波於朝堂,為利奔波於商界,可是就缺少孤獨的心,任何的基礎研究過程都是枯燥和乏味的,要想有長遠的成績就要忍受孤獨,這個孤獨不僅僅是過程人的生活的單調,更是指沒有名利和榮譽裝飾下的孤獨,急功近利的背後都是那顆浮躁的心。錢穎一老師曾經說道中國至今沒有一所完全的現代化大學,我今天聽他委婉的內容彷彿又明白了許多。要知道錢老師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大學生,也是第一批到美國留學的學生,在美國多個名校獲得學位,也在多個名校任教,他認為我們大學缺少現代化應該就是缺少大學的一些基本特徵,確切的說一些基本精神,因為現代化本來就是一個西式的詞語,含義也充滿了西方的含義。大學中的現代化特點比如學術自由、為真理而學術、學校自治、學術與政治保持距離、學術與商場保持距離等等,很多都是我們的大學所缺位的。我們當前的大學本質上是一種官僚系統下的組織,崇高的理想被無所不在的利益和榮譽所籠罩,當院士、長江、傑青成為帽子的時候,一切的學術成果被官僚系統下的組織固定下來,當這些學術的榮譽變成一種現實的利益的時候,崇高性自然就失去了本來的色彩,當研究者都覺得他們的研究不在崇高的時候,當知識的生產者都不在敬畏知識的時候,一切還能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呢。這些一切其實都是和一種價值導向有關,也就是錢穎一教授講了內容的第二點提及的方面,他可能知道這樣一種情況,在公開的場合也保持了一種隱晦的態度,就像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時,錢教授的回答是學生要保持好奇心、教師學校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這種回答有開創新嗎?應該沒有。在整場報告聽完,我其實覺得挺遺憾的,因為他說的諸多內容許多人應該都知道,我也不禁在想,從2006年開始,錢穎一教授擔任清華經管院院長就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十多年過去了,究竟效果如何?在人才培養方面來講從歷史對比又有何不同,教師從事科研的態度或者面貌有沒有改變?這可能也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推行一項改革可能出發點很好,但無法改變整個學校大環境對一個學院的學生個體的塑造,所能期望的就是種下一些希望,萬一有的人變得不一樣了呢!

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的教育——能否可行?

像錢穎一教授一樣懷著理想和改變國家的教育回國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國外學功成名就後回到國內,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現狀,不管結果如何,這類人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佩的。我們當前的教育狀況我們都知道有問題,需要改變,但誰去改變呢?靠的還是每一個有志於教育的人,一味的抱怨無法解決問題,也無法改變我們的教育,期望什麼樣的教育,就用行動去改變它。除了錢教授還有很多的留學歸國者,在用自己的才華去改變一切,同時我也在不斷的看到,有許多的人對我們的教育充滿了失望,很多人遠走他鄉,並且還在不斷的指責存在的問題,國內的媒體反而還拿來批判一切,彷彿有些人在國外去了之後說的話就成了至理名言一般,這是很讓人失望的。我也時常告誡自己,批判一切現存的東西雖然很容易,但問題在於如何去改變它,這也是問題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