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傳統的商業模式在不斷地被顛覆,在商業環境面臨劇變的情形下,企業需要怎麼做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場工業革命正在上演,科技的浪潮正在襲來。在這一場革命中,傳感器開始遍佈工廠和倉庫;軟件可以在機器罷工前預測出維修的需要;電網和港口變得越來越智能,消費者產品也變得越來越個性化。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傳統上,商業戰略都建立在價值鏈的基礎上。價值鏈通過一系列穩定的交易連接著原材料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以及消費者。但數字技術的興起讓個體不再依賴傳統,他們可以突破價值鏈並提供更高效的商品和服務(比如共享辦公給予初創公司方便的起步)。這也讓規模經濟和傳統社會分工的重要性下降。

在商業模式、商業環境面臨劇變的情形下,領導者如何帶領公司追趕工業4.0?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引領自己的領域?又要如何解決新興科技帶來的威脅(如隱私洩露、收入不平等、失業率提高等問題)。針對這幾個問題,普華永道在近期的研究中提出企業未來所需要遵守的9個原則。

一、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在如今的商業世界,顛覆式創新已經屢見不鮮。在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因循守舊的大公司不斷地被初創企業用全新的商業模式打敗。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特別是在製造領域。不斷思考新的商業模式的企業,將會在工業革命中佔據先機。

比如,電力行業的商業模式大概在1882年就已經確定下來了:電力公司生產電力,將其賣給居民或者商業客戶。但現在,新的技術給了電力公司新的選擇:使用可再生能源;用傳感器監控系統並分析數據以改進效率等。在汽車、健康、金融服務等行業,新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二、基於平臺建立戰略

如果說價值鏈對應舊的工業系統,那麼平臺則對應新的。平臺意味著共同的標準和系統,商戶和消費者可以在其上高效地交流。成功的平臺都連接著商戶和消費者,並提供良好用戶體驗。

控制著巨大平臺的企業能夠左右市場未來走向,比如微軟的Windows系統,蘋果的iOS系統,谷歌的搜索引擎。在B2B市場,平臺的作用也是如此。一個平臺的用戶會組成一個生態系統。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三、為消費者而設計

因為新一次的工業革命是由大規模的數字科技驅動的,而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將會是聯接人與人的平臺、網絡。製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將會更加地緊密。通過智能手機、社交媒體,消費者可以很快地聯繫到製造廠商;通過傳感器和數據分析,製造廠商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要、習慣不斷地改進產品和服務。

對於很多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很多企業將零售店和工廠聯繫起來,這樣消費者的喜好可以更快地在產品中體現出來,在這一方面,Inditex (Zara) 和H&M都做出了表率。不僅如此,電力、銀行、通訊等行業也在不斷地向消費者導向改變。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四、重視技術

不管是哪個行業,都可以變成算法的天下,軟件可能會成為一個企業的制勝關鍵。以德國的機器人行業為例,它以卓越的機器和動力系統聞名,但德國也意識到,在未來,算法同樣重要。

德國總理府辦公室主任、默克爾高級顧問之一Peter Altmaier在2016年表示“未來,佔總價值50%-60%的汽車將會集成電子設備和電子工具,如果德國不重視這一塊,未來德國在汽車行業就只能造窗戶、椅子和輪子”。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五、更快速、更開放地進行創新

在工業4.0中,創新和領導力同樣重要。很多公司會追尋顛覆性創新,但有的時候,較小的創新也很有意義。小創新不僅更易於產生,也更易於在市場中測試。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完善,個人也可以很快地生產產品原型,並且快速分銷、觀察市場反應。

並非只有非常新潮且引人矚目的東西才堪稱創新。比如,谷歌認為“幾乎人人都有創新的機會,創新並不是只有那些在大學校園外、專門搞創新的少數人才能做的事情。”與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等超越想象的酷產品的Google[x]團隊相比,為谷歌搜索引擎付出了15年心血的團隊同樣在創新。而正是這種創新理念,能讓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現新穎獨特而又引人矚目的創造。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六、從數據中學習

在信息呈現指數爆炸的時代,企業可以從巨量的信息中得到有意義的洞察。收集數據非常重要,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更重要的是從數據中認知到不同的模式,並且做出重要的選擇。

建築公司用無人機收集建築工地的數據,農業領域可以綜合無人機、天氣報告、傳感器等不同信息決定種植、施肥等活動。在工業上,工廠中的傳感器可用於預測機器是否需要維修。通用首席數據官Bill Ruh估計,每一項在火車頭上的改變都可以讓一條鐵路每年產生的費用減少2億美元。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七、目標導向,而非產品導向

很多企業喜歡跨領域地提供多樣的產品和服務,但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模式或產品就很容易被複制。如果企業要脫穎而出,就需要明確自身的目的:比其他企業更加有效率地提供價值。為了做到這點,企業要清楚地瞭解顧客的需要、期望以及自己能提供什麼、如何提供。

一旦顧客的一個需要被滿足,他(她)就會記住你的品牌,但記住的不是產品或服務,而是它們帶來的結果。如果消費者想要去某個地方,那麼在消費者認知中,汽車公司最重要的不是汽車本身,而是它帶來的代步功能。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八、讓消費者相信:數據在你這是安全的

隨著物聯網擴展到可穿戴設備、消費品、汽車和智能家居等產品上,消費者行為會產生巨量的數據。但對於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的是數據的安全。

因此企業必須保證數據不會洩露。普華永道對於全球CEO的調查顯示,接近三分之二的CEO(他們中有75%管理著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的公司)認為企業對待數據的方式將會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九、把人性放在技術之前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一個原則是不言而喻的,專門提出來似乎有點多此一舉。但是,在技術的發展歷程上,技術被放在人性之前的例子數不勝數。新一代的工業革命讓企業掌握了史無前例的能力,如果企業們有一步行差踏錯,後果將不可估量。

在前不久舉行的Google I/O 大會上,AI是全場的重點。可當 Google CEO 桑達拉·皮蔡說出“AI”這個詞後,人們期待著 Google 將拿出震驚全場的新作品時,從皮蔡口中說出的卻是“Responsibility”。這個理工男氣質濃厚的科技公司,在那一刻要講得卻不是什麼黑科技、不是什麼新設備。而是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的責任,一個面向社會的責任——“Deep responsibility to get this right”。

企業遵循哪些原則,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工業4.0的領袖企業會來自以下領域:機器人、機器學習、數位製造(如3D打印)、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這些技術將會把效率提高到全新水平,並且代表著全新的商業機會與挑戰。

新一代工業革命出現的重要特徵就是不同行業之間的界線開始模糊。比如,通訊公司和娛樂公司之間(如之前AT&T就試圖收購華納),零售銀行和零售商店之間。供應商和製造商之間界線也開始模糊(如現在流行的全產業鏈模式),並且改變速度比許多商業人士預計得要快。

在不久的將來,個體會迎來巨大的改變,他們將會擁有獨立、高品質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從1950年代以來的技術不斷進步帶來的結果。而在工業4.0中,一個企業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可能取決於對以上原則的遵循程度。

PwC,10 Principles for Lead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