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說「祖宗不足法」?別被騙,其實王安石很推崇祖宗之法

  • ”三不足“可能只是保守派對王安石的攻擊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句話是誰說的?90%的人會答”王安石“。但是,這句話是否是王安石所說是有爭議的。不是在現代有爭議,而是在宋朝就有了爭議。

史書中,並沒有明確地說王安石說過”三不足“,而是說大家都說王安石說過”三不足“。

王安石說“祖宗不足法”?別被騙,其實王安石很推崇祖宗之法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記載,宋神宗聽到”三不足“傳言,召來王安石,問:”你聽過‘三不足’之說嗎?“王安石答:”沒聽過。“宋神宗又問:”可是別人都這麼說啊。“王安石道:”陛下每天處理政務,不敢玩樂,這不就是畏天變嗎?人言有對有錯,所以應該循義理,不必恤人言;仁宗在位四十年,數次修改敕令,如果祖宗之法不能變,祖宗何必變?“

對話中,王安石否定了”天變不足畏“,但贊成”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從對話中也可以看出,這三句話並非王安石親口所說,可能是保守派對王安石的攻擊。

  • 王安石的”祖宗不足法“,並非”祖宗不足法“,而是認為現行的法背離了”更古老的祖宗“

王安石不承認自己說過”祖宗不足法“,卻贊同”祖宗不足法“。但他的”祖宗不足法“,並非背棄祖宗,而是要遵從更古老的祖宗--先王。所謂”先王“,就是堯、舜、禹、湯、文王等上古帝王。

王安石說“祖宗不足法”?別被騙,其實王安石很推崇祖宗之法

王安石在宋仁宗朝,曾寫過一篇長達萬言的奏疏《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奏疏開始,王安石便指出:當今天下財力日窮、風俗日壞,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就是不遵循先王之政。

  • 從前

先王怎麼治國呢?培養各種人才,讓他們各守其職。他們怎樣培養人才呢?無非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其道。

1、教

上古之時,上到國都、下到鄉閭,都有學校。學校嚴格挑選老師,教授禮、樂、刑、政以及先王的德行。挑選出能為國效力的好學生,淘汰差勁的壞學生。

2、養

選出治國之才以後,發給他們薪水、用禮節制他們、用法制裁他們。如果沒錢就會貪,所以要有俸祿養廉;沒有禮就會走上邪路,所以要用禮約束;如果不守禮就用法制裁。

3、取

讓各地方以及學校推薦人才,君主讓這些人做事,考察他們的德行和才能。如果確實是賢才,就留下授官。其實就是察舉制。

4、任

讓懂農業的管農業,懂工業的管工業;德厚才高的做主官,德薄才低的做屬官。

  • 現在

而現在,完全背離了先王。1、只有太學還行,州學、縣學都是擺設,沒老師;2、學生們學的都是詩詞文章,於治國無用;3、俸祿太低,沒錢就會貪;4、科舉取士,只選才卻不能選賢;5、任用不明,讓懂文學的管財政,讓懂財政的管律法。

  • 王安石並非傳說中的離經叛道的狂人

所以,王安石主張,迴歸先王之政。比如,唐朝科舉重視文采,詩賦寫的好就能中進士;王安石取消詩賦考試,改為經義。這就是”先王之政“理念的實施。

王安石說“祖宗不足法”?別被騙,其實王安石很推崇祖宗之法

王安石比較直拗,他認為自己的理念才符合”先王之道“。別人以為他離經畔道,殊不知在他眼裡,別人都走了邪路。

現代人對王安石敢於否定祖宗的行為大加讚賞,其實王安石根本沒這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