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因一句話被貶潮州,皇帝卻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

  • 韓愈被佛徒詛咒

韓愈是中唐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他領導古文運動,又弘揚儒道,在我國文學界、思想界的地位極高。但是,一些佛教徒卻編造出一個故事,稱韓愈死後進入餓鬼道,不得超生。這是為什麼呢?

韓愈因一句話被貶潮州,皇帝卻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

原來,起因在於韓愈的一篇文章《諫迎佛骨表》。安史之亂後,唐朝衰弱,藩鎮割據,連續三任皇帝都對藩鎮無可奈何。唐憲宗是一位有為的皇帝,他即位之初,便力圖削藩。經過15年的戰爭,平定5個作亂的藩鎮,其餘藩鎮皆歸順朝廷。安史之亂以來,唐廷第一次揚眉吐氣。

然而,在取得這些功業以後,唐憲宗膨脹了。他修道拜佛,妄想長生不老。自東漢明帝年間佛教傳入中國,直到西晉,佛教只能算小眾。五胡亂華之後,佛教才走向興盛。這一方面是統治者尤其是胡人統治者的推崇(引入外來宗教對抗本土文明),一方面是因為亂世之中人們需要精神寄託。

  • 唐憲宗迎佛骨

安史之亂後,佛教大興,也是如此。當時鳳翔扶風縣法門寺藏有釋迦牟尼的指骨一截,稱作“佛骨”。每三十年開一次塔,將“佛骨”取出,供人瞻仰。819年,正值開塔之年,唐憲宗派人前往法門寺,想要把“佛骨”迎至宮中供奉三日。

韓愈因一句話被貶潮州,皇帝卻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

皇帝帶頭,全國上下佞佛之心高漲,士庶不惜散盡家財、損壞身體以表達敬佛之心。在這種狂熱氛圍中,韓愈上書唐憲宗,將“佛”稱作夷狄之人、將佛教稱作“夷狄之法”,並請求毀掉“佛骨”。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

韓愈看出了唐憲宗供佛的真正目的,所以他直搗根本,舉例說明崇佛的君王都不能長壽,唯一一個長壽的梁武帝也不得善終。

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後競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

  • 唐憲宗想長生,卻落得早死

唐憲宗大怒,道:“你怎麼能說信奉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這不是咒我早死嗎?”於是下令處死韓愈,在多位大臣求情下改為貶職潮州刺史。韓愈一家老小被驅往潮州,小女兒在路上病死。行至藍關,他的妻兒還在後面,只有侄兒韓湘趕上。韓愈在此寫下了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籃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因一句話被貶潮州,皇帝卻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

唐憲宗迎佛骨、貶韓愈,長壽了嗎?沒有。韓愈一語成讖,唐憲宗42歲暴崩(可能被毒死),他的功業也付之流水,唐朝再度陷入藩鎮割據的混亂之中。

  • 詛咒韓愈只能暴露某些人虛偽和陰毒的本質

韓愈反佛的文章不止《諫迎佛骨表》,然以此表最為著名。因他反佛,效果顯著,一些佛徒惡毒的詛咒他,稱他死後進入餓鬼道,不能超生。其實,韓昌黎配享文廟、血食千秋,韓祠香火不斷。這些詛咒只能證明某些人虛偽和陰毒的本質。

還有的佛徒聰明一些,稱韓愈晚年被佛法感化,潛心向佛,因此逃過了被清算的命運。這其實和基督徒稱達爾文臨終懺悔、愛因斯坦是教徒的行為一樣,騙一騙沒腦子的人罷了。

  • 韓愈刺潮僅八月,一片江山盡姓韓

韓愈為人、為官如何?803年,韓愈任監察御史。當時關中大旱,民不聊生。京兆尹李實等人封鎖消息,謊報糧食豐收,百姓安居樂業。韓愈寫下《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飢狀》,為民請命,卻遭李實等人陷害,貶為陽山縣令。

韓愈因一句話被貶潮州,皇帝卻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

819年,韓愈被貶潮州後,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盡職盡責。他驅趕鱷魚、解放奴婢、振興教育、興修水利。韓愈離去後,當地人把山改名韓山、江改名韓江、橡木改名韓木,現在的潮州還有昌黎路、韓文公祠。潮州八景中鱷渡秋風、韓祠橡木、湘橋春漲三景與韓愈有關。

820年,唐憲宗暴崩;821年,唐穆宗即位,召韓愈還京。822年,鎮州(河北正定)兵變,王庭湊殺死節度使田弘正,上書請朝廷承認。這時候,唐廷已經無力干涉,只能承認。唐穆宗派韓愈為宣慰使,前往撫慰。當時人都以為韓愈必死,許多官員請求另派人去。唐穆宗也命令韓愈先觀察形勢,不要急於入境。而韓愈卻不顧個人安危,毅然隻身前往。王庭湊命令士兵拔刀開弓迎接韓愈,韓愈毫不退讓,有理有節,說服叛亂官兵。隻身消弭兵禍,救了多少百姓?

  • 不要再編造這些讓人反感的謊言

韓愈自認是孟子的繼任者,實際上他也做到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韓愈一生為官,為民造福,依迷信的說法,他積下了多少陰德?詛咒這樣的人下地獄,只能讓人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