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和不毀鄉校


子產和不毀鄉校

春秋時期,有個小國叫做鄭國;那個國家有個國卿叫做子產;他做了一件震古爍今的事情,就是不毀鄉校。 鄭國立國521年,國家小而資源有限,處於楚晉之間,曾經把許國打趴下了,那位被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第一個滅亡的國家韓國卻把鄭國收拾了。 那麼鄉校是幹什麼的呢?鄉校就是讓普通老百姓議論政治的地方和所在。作為一個傑出政治家的子產深諳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因此他十方注重民意,對能夠讓老百姓暢所欲言的鄉校的哈重視,他把鄉校作為獲取群眾議論政事的反饋信息的場所。而且注意根據來自公眾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政策和行為。子產執政後,重視聽取百姓的議論,還把刑書鑄在鼎上公之於世,他能夠建立起一個下情上達的渠道,那便是讓鄉校永遠的存在,從而贏得得老百姓的愛戴,令鄭國強盛。 讓我們看看左傳是如何秉筆直書子產不毀鄉校這個事情的吧。 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善者,我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必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其唯二三臣?”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為了讓我們更加明白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是用現代漢語來闡釋一下吧。

鄭國人到鄉校休閒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麼樣?”子產說:“為什麼毀掉?人們早晚幹完活兒回來到這裡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這樣做,恐怕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於我們這些臣子!”

子產和不毀鄉校

到了唐朝,有位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曾經寫過一篇《子產不毀鄉校頌》,雖然非常短,但是流傳久遠。

子產和不毀鄉校

子產不毀鄉校頌

[唐] 韓愈

我思古人,伊鄭之僑。以禮相國,人未安其教;遊於鄉之校,眾口囂囂。或謂子產:“毀鄉校則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豈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維善維否,我於此視。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

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成敗之跡,昭哉可觀。

維是子產,執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此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施及無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古人!

同樣為了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知道韓愈所表達的意思,還是用現代漢語來解釋一下如何

我崇敬的古人,第一個就是鄭國的子產。(他開始執政的時候),用禮制治理國家,大家還不理他那一套。來到辯論的場所--鄉校,眾人議論紛紛。有人對子產說:“毀掉鄉校議論就停止了。”子產說:“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可以把它變成好事。哪能說是議論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見嘛。對的,我們就採納;不對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壞的),我們就防止;是好是壞,我們就觀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論不能阻止。堵塞言路,主上矇蔽,國家就要衰敗了!”

鄉校沒有毀掉,而鄭國得以治理好。周初興盛,(是因為)奉養老成有德之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周厲王)衰敗,是派人監視有意見的人的結果。成功失敗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來。這子產啊,執政的方式(難得)。只因為難得,才治理一個鄭國。真的都用子產執政的方式,幫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達到無限。哎!天下沒有治理好,(是因為)只有君王沒有賢臣啊。誰能繼承子產之風?(誰又具有子產之才)?我思慕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