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國家不幸詩人幸,看似非常矛盾,但其實卻成就了很多詩人。太平盛世之時,這些詩人們耽於聲色,雖也有低吟淺唱,但終究不過是兒女情長;而生於歷史變革的重要時期,詩人們敏銳的感受力對於社會現實就會有獨特感知,進而創作出最精彩的詩詞文學。

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比如杜甫,之所以被譽為“詩聖”,就是因為在他的詩歌當中,真實的寫出了唐王朝沒落時期普通人的生老病死,極具感染力;又比如李清照,前期的詩詞多寫閨怨相思,後期南渡之後,詩詞風格為之大變,終成一代才女。

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個詞人,同樣生活於歷史變革的重要時期。他的一首詞,寫出了當時詞人內心的國破家亡之感,尤其是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且看: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渡 一作:度。橋 一作:嬌)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一剪梅·舟過吳江》,作者是宋代著名詞人蔣捷。蔣捷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詞人,所寫宋詞多為婉約之作,浸透著深刻的國破家亡的獨特體驗,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尤其是這首詞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可謂千古名句,一代代傳頌,而他自己也因為這首詞被譽為“櫻桃進士”。

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上片寫詞人春日感傷的愁緒滿懷,“一片春愁待酒澆”,春愁無處排解,只好借酒澆愁。尤其是作者“江上舟搖,樓上簾招”,坐在搖搖擺擺的船中,看到船家在招待客人,更渴望能夠借酒澆愁。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前面就是美景,但是作者內心就如同風雨飄灑一般,根本沒有興致去欣賞。詩人的內心非常煩惱,愁緒滿懷,國破家亡身世之悲,在加上春日將殘,怎一個愁字了得!

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下片寫作者思歸之心。“何日歸家洗客袍”,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結束這漂泊生活呢?“銀字笙調,心字香燒”,和家人一起調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燻爐裡心字形的盤香,那樣的日子在哪裡?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最後這一句是詞人這首詞流傳最廣的名句,極言時光流逝之快。作者借櫻桃和芭蕉兩種植物的顏色變化,體現時光的飛逝,更表達出了韶華易逝,年華不再的悲嘆。

人稱“櫻桃進士”,一首宋詞寫國破家亡之悲,最後15字成千古名句

蔣捷所生活的時代,南宋王朝已經覆亡,但是這些士大夫對於宋王朝依然有深刻的情感。現實中他們卻又無能為力,只能把這些情感融入詩詞之中,由此寫出了很多經典之句。而蔣捷的這首宋詞,顯然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