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樱桃进士”,一首宋词写国破家亡之悲,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

国家不幸诗人幸,看似非常矛盾,但其实却成就了很多诗人。太平盛世之时,这些诗人们耽于声色,虽也有低吟浅唱,但终究不过是儿女情长;而生于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诗人们敏锐的感受力对于社会现实就会有独特感知,进而创作出最精彩的诗词文学。

人称“樱桃进士”,一首宋词写国破家亡之悲,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

比如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就是因为在他的诗歌当中,真实的写出了唐王朝没落时期普通人的生老病死,极具感染力;又比如李清照,前期的诗词多写闺怨相思,后期南渡之后,诗词风格为之大变,终成一代才女。

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个词人,同样生活于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他的一首词,写出了当时词人内心的国破家亡之感,尤其是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且看: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人称“樱桃进士”,一首宋词写国破家亡之悲,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一剪梅·舟过吴江》,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蒋捷。蒋捷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所写宋词多为婉约之作,浸透着深刻的国破家亡的独特体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这首词中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谓千古名句,一代代传颂,而他自己也因为这首词被誉为“樱桃进士”。

人称“樱桃进士”,一首宋词写国破家亡之悲,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

上片写词人春日感伤的愁绪满怀,“一片春愁待酒浇”,春愁无处排解,只好借酒浇愁。尤其是作者“江上舟摇,楼上帘招”,坐在摇摇摆摆的船中,看到船家在招待客人,更渴望能够借酒浇愁。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前面就是美景,但是作者内心就如同风雨飘洒一般,根本没有兴致去欣赏。诗人的内心非常烦恼,愁绪满怀,国破家亡身世之悲,在加上春日将残,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称“樱桃进士”,一首宋词写国破家亡之悲,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

下片写作者思归之心。“何日归家洗客袍”,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结束这漂泊生活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和家人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那样的日子在哪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最后这一句是词人这首词流传最广的名句,极言时光流逝之快。作者借樱桃和芭蕉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体现时光的飞逝,更表达出了韶华易逝,年华不再的悲叹。

人称“樱桃进士”,一首宋词写国破家亡之悲,最后15字成千古名句

蒋捷所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已经覆亡,但是这些士大夫对于宋王朝依然有深刻的情感。现实中他们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把这些情感融入诗词之中,由此写出了很多经典之句。而蒋捷的这首宋词,显然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