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告訴你,爲什麼職場上一定要防人之心不可無!

三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職場上一定要防人之心不可無!

在職場上,我們會經常聽到別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很多人覺得,這真是庸人自擾,只要我坐得端行的正,就不會害怕一些小人的陷害。我不做虧心事,就什麼也不怕。這句話提升去似乎一身正氣,然而越是這樣的人,往往越是很慘。

我們來看一個歷史故事。

南北朝時北齊皇帝高洋對稽曄、李文思兩個人非常的痛恨,於是把這兩個人賜給了自己的臣下當奴僕。當時的中書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副部長)鄭頤想要設計陷害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家部長)王昕,這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計謀,於是便故意對著王昕說道:“我雖然知識淺薄,但是似乎知道,歷史上還從來沒有朝廷的士大夫給人做奴僕的”,王昕聽到之後,隨口說了一句:“怎麼會沒有呢,商朝的時候箕子(紂王的叔叔)不就成了商紂王的奴隸了嗎?”鄭頤聽到他這樣說,於是轉身就把這個事情,報告給了文宣帝高洋,並且添油加醋的說道:“王昕這傢伙竟然把皇帝陛下您比作昏庸無道的商紂王”。高洋一聽,這還了得,於是對王昕就懷恨在心。過了沒有多久,高洋和大臣們在一起設宴喝酒,本來請了王昕,但是王昕卻說自己患病了,不能前來。於是高洋就派出了宮廷的騎兵,前去抓他,宮廷的兵衛們來到王昕家裡,卻發現正坐在那裡翹著兩二郎腿吟詩作賦,這哪裡是有病在身,分明是欺君罔上,於是士兵就把他抓了起來,押解到宮殿大門之前,把他的頭喊了下來,並把他的屍體扔進了河裡。

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被陷害的案例,王昕對人沒有防備,被人陷害,最終導致自己被殺。在職場上我們尤其需要自保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被別人當成墊腳石。那麼為什麼在職場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又或者我們怎麼樣才能避免出先這樣的情況呢?

1、總有人想踩著你上位

這就要從職場怎麼樣上位說起,一般情況下想要上位,要麼通過能力,領導非常需要;要麼通過送禮巴結領導,從而獲得領導的青睞然後上位;要麼是通過給領導設立一個敵人或者困難,然後幫助領導除掉這個敵人或解決這個困難上位,這個故事裡面的鄭頤顯然就是,故意給高洋設立了一個敵人王昕,然後通過把王昕除掉,然後算是給領導立功,然後上位。所以如果你不防備別人,那麼就可能會有人把你當作墊腳石,別人通過把你踩下去,從而自己上位。

2、你的敵人總想著除掉你

相逢一笑泯恩仇?別鬧了,那隻存在於武俠小說裡面,在職場上,一旦為敵,永遠不可能成為朋友,雖然可能為了利益會選擇結盟,但是一旦機會合適,必然會猛烈的相互攻擊。所以如果你曾經的罪過職場某些人,或者現在得罪過,又或者未來可能得罪某些人,什麼叫未來可能得罪某些人,例如你為人很正氣凌然,但是有些人卻覺得職場上就應該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那麼你這樣的人就和他們不是一類人,未來你的存在會妨礙到他們,那麼你就會在未來得罪他們,他們就會想著把你幹掉。

3、你沒有錯,錯的是你的位置

可能你並沒有錯,但是你佔據了這個位置就是你的錯了,這就好像王昕,他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但是他最大的錯誤就是佔據了尚書這個職位,他不走,鄭頤就無法上位取代王昕,所以王昕所處的位置妨礙到了別人,那麼不好意思,你必須下去。

所以正是由於如此原因,導致了王昕被鄭頤陷害。職場上你永遠無法避免這樣的情況,所以作為職場人,一定要學會防備。

一、時刻警惕,不要疏忽大意

王昕的疏忽之處就在於說了那一句不該說的話“箕子也做過紂王的努力”,他沒有敏感度,此時文宣帝高洋才將兩個大臣貶為奴隸,這個時候你說出這樣的話,難免不會讓人多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局勢敏感時刻,高手都是三緘其口,甚至減少外出,閉門謝客等,就是害怕出紕漏,被人抓住把柄無限方法。所以職場上謹言慎行的原因就在這裡,一旦你說者無心,但是就怕聽者有意。

二、隱藏好,別暴露

王昕沒有參加皇帝高洋的宴會,自稱是有病,但是卻被發現在家裡吟詩作賦,這就是不會隱藏,如果你說自己生病,就不要那麼狂妄,趕緊躺在床上裝病就是了,既然做,那麼戲就演全套。即使是現代職場也是如此,你給領導請假說有病,忽然領導在借上看到你,興致勃勃的逛大街,領導會是什麼性情?

三、推脫拉,不表達

遇到像王昕這樣的清醒,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給鄭頤說:“恩,我回去瞭解瞭解,我還真不知道”。如果你現在不知道答案,那麼把這個問題向後推,不當面做答,或者乾脆就無視,不回答。回去查只是拖延的接口,回過頭去,直接就無視就可以了,鄭頤也不能說什麼,即使後續再問你,也可以說工作太忙,忘了查了。

王昕用自己生命的案例告訴我們,在職場上一定不能鬆開那根弦,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不受損害!

職場升遷博客:http://www.zhichangshengqia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