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殘酷戰爭環境的中央蘇區,經濟極為困難,財政金融秩序混亂。成立國家銀行,統一財政,統一貨幣,刻不容緩。中央執行委員們達成共識,行長非毛澤東弟弟毛澤民莫屬。 毛澤民讀書不多,從小幫父親理財。擔任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總經理和黨中央出版發行部經理時,毛澤民有著很強的經營理財能力。
1932年3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村宣佈 成立。 建行之初,財政來源主要是繳獲物資。每逢紅軍有重大作戰行動,國家銀行人員都會隨部隊到前方籌糧籌款。
1932年,漳州戰役大勝後,毛澤民隨軍來到漳州。國家銀行頒佈公告,紅軍不沒收商店,但可以捐款。這一政策,受到漳州大小商戶的擁護。這次出征,紅軍不僅得到大批軍用物資,還籌得105萬銀元的軍費。
印刷發行蘇區統一的貨幣,是國家銀行重要的工作之一。
印刷紙幣必須用堅韌耐磨的特殊紙張,只有從白區購進,國民黨對此嚴密封鎖。毛澤民想起茶葉店包茶葉用的皮紙,是用附近山上一種老樹皮做原料,又堅韌又耐磨,他立即組織人上山採集。 從白區購買油墨,也很困難。吉安城“和茂錢莊”的老闆獻計,將松膏燒成煙油,調上熟桐油就可以。毛澤民砍松木,取松膏,試製油墨。
1933年初,中央領導命令國家銀行“開足馬力”多印票子,支援戰爭。毛澤民無力從根本上改變濫印票子的做法,而作為國家銀行行長,他必須盡其所能,維護國家銀行貨幣的信譽。
1934年初,第五次反“圍剿” 戰爭一再失利,蘇區財政經濟每況愈下,紙幣流通受阻,信譽嚴重降低。毛澤民親臨前線籌集物資,還請外貿總局組織貨源。回到瑞金,他指示金庫拿出現洋,按1元蘇區紙幣換1元現洋的比價,進行公開兌換,群眾爭相搶兌。兩天過去了,眼看銀行庫存的現洋所剩無幾,大家都很擔心,是不是停止兌換。毛澤民態度堅決地說:現在,群眾換幣勢頭正高,不能停兌。
3天后,外貿總局從白區搞來-大批百貨,各消費合作社大量出售日用品、布匹和食鹽。國家銀行貼出告示:合作社出售的所有貨物,只收蘇幣,不收現洋。群眾紛紛爭兌紙幣,購買急需用品。一些暫時沒有購物願望的群眾,也來兌換紙幣。結果,銀行收回的現洋比兌換出去的還要多。
鄧子恢回憶說:“1932年10月,我到瑞金,到了年底,蘇區財政統一了。這是澤民同志的一大功勞。
一天,紅三軍團的一名小通信員,帶來一坨烏黑的石頭和一封信,毛澤民打開信:“距我部駐地兩裡,有個叫鐵山壠的地方產鎢砂。此前,廣東礦商在這裡組織開採,據說洋人的胃口大得很,有多少,他們收多少。
一擔稻穀才賣兩塊大洋,一擔鎢砂能賣8塊大洋。毛澤民興奮不已。頂著臘月的寒風,他匆匆趕往會昌縣鐵山壠(今屬江西于都縣)。一到礦區,他挨家挨戶地走訪會挖鎢砂的農民,進行調查瞭解。
贛南素有“鎢都”之稱,毛澤民動員五百多名工人,組成5個挖砂隊。1932年1月中旬,鐵山壠鎢礦場成立,中華蘇維埃第一個鎢礦場正式開張。
直到中央紅軍長征,中央蘇區共生產鎢砂4193噸,總值達四百多萬元,增加了蘇維埃共和國的財政收入,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戰爭。
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反革命“圍剿”再失敗,愈發加緊經濟封鎖,根據地生產的稻穀、豆子、茶油、木材、茶葉、菸葉等農產品和土特產品賣不出去,價格一跌再跌;蘇區急需的食鹽、棉花、布匹、煤油、西藥等物資運不進來,嚴重影響蘇區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紅軍的給養。
許多國民黨軍政要員都有自己的買賣。廣東軍閥陳濟棠既炒黃金,又收鎢砂。粵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李振球,經營過鎢砂出口,成立了“雙田公司”。
毛澤民瞭解到李振球的外甥是贛州城“廣益昌”店的少老闆,就通過內線,與粵軍達成鎢礦交易秘密協定:蘇區急需的進口貨物,由李振球派人護送到蘇區,蘇區即運鎢砂給對方。就這樣,鎢砂源源不斷地運出中央蘇區,換回根據地急需的物資,還有白花花的銀元。
閱讀更多 小熊說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