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國產手機巨頭要被印度人收購?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當前,不少國產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趨向飽和的情況下,都紛紛走向海外。其中,印度更是各家爭相進入的市場,成為手機廠商的樂園。小米用了三年時間成為“印度第一”,OPPO、vivo也在印度闖出了名堂。

然而,有一家國產手機廠商卻背道而馳。從2017年開始,金立的各種負面新聞接踵而至。如今,其資金鍊危機似乎已經危及到它的海外資產,連最後一塊寶貴的市場都留不住了。

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

近日,印度媒體發佈報道稱,印度當地的手機品牌Karbonn正在洽談收購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金立在印度的業務。

主要包括金立印度分公司,以及金立在印度的10年期品牌授權,總價值大概在20-25億印度盧比左右(約合1.92億元-2.4億元人民幣)。根據該公司高管透露,交易有望在未來幾周內正式完成。

作為此次交易的另一方,Karbonn是印度四大手機廠商之一。按照界面新聞所給出的資料,在中國廠商還未大規模進入印度之前,印度手機市場長期呈現“三星+四家本土廠商(Mircomax、Intex、Lava、Karbonn)”的格局。

曾經的國產手機巨頭要被印度人收購?

倘若這次交易真的成功,則意味著金立全面退出印度市場。而放眼整個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來看,出海闖天下的國產手機們,勢必會迎來一個強勁的對手。據瞭解,收購方方面表示會在今年10月份之前重振金立品牌,推出功能豐富的智能手機,與小米一決高下。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金立在國內市場鬱郁不得志,印度市場也早已經被小米打敗。如今的金立,呈現給我們的都是一片衰敗的氣象。

實際上,作為較早出海的國產手機廠商,金立在印度市場也曾經輝煌過,只是還有誰記得呢?

它曾經也是王者

今年16歲的金立成立於2002年,主攻手機研發、加工生產等領域的國產手機品牌。也正是因為其有代工背景,所以金立很早就開始了海外戰略的佈局。

在智能手機時代的開端,人人都還愛拿著一臺諾基亞在手上的時代,金立就已經開始它的海外之旅。2007年,金立與印度手機本土製造商Micromax合作,為其貼牌生產手機,一度成為Micromax最大的供應商,產量佔比達到60%。

曾經的國產手機巨頭要被印度人收購?

萬事開頭難,金立無疑是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在嚐到海外代工的甜頭之後,金立在2010年成立海外事業部。2013年之時,決定在印度市場不再搞代工業務,而是推出自己的品牌。

從此,金立在印度市場一騎絕塵。

根據金立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之時,金立手機全球出貨2800萬臺,海外佔比高達55%。其中,印度的出貨量就已經達到了400萬臺。這個數字可以與其他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銷量相媲美,同時也使得金立一躍成為印度的第六大手機品牌。

緊隨著的是在印度的門店不斷增多,金立甚至還贊助了當地一些選秀節目,增加了自身的曝光度。總的來說,2013年到2015年是金立在印度最為風光的那幾年。雖然沒有做到市場老大的位置,但也怡然自得。

不過,在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紛紛殺入印度市場之後,一切都變了。

金立走向何方?

連曾經位居市場第一的三星都被小米趕下寶座,更別說金立了。

在性價比上,或許全世界人民的需求都一樣,誰不想用買到一臺物美價廉的手機呢?而相對於其他國產手機,金立在性價比上的優勢實在不算突出。其次,除了小米之外,OPPO、vivo的拍照與音質等功能,也比金立有特色。

曾經的國產手機巨頭要被印度人收購?

儘管經過多年的深耕,金立在以線下渠道為主的印度有一定的線下傳統渠道優勢,但後入者發起的進攻十分猛烈。眾所周知,搞手機行業除了自身研發之外,渠道和營銷也很重要。

目前,OPPO、vivo在印度已經分別擁有近7萬家的銷售網點。金立在鼎盛之時,也不過是4.2萬家的門店。

曾經的國產手機巨頭要被印度人收購?

來源見圖左下角

種種問題落後於人,造成金立如今的頹勢。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達31.1%,位居第一,超過三星近5%。金立則是已經跌出了前五的位置,被歸到“其他”品牌當中。

而在今年初,金立在印度才剛剛發佈了兩款新機。

現在放棄印度市場,國內融資問題也尚未得到解決,重回國內市場前五的位置更是非常難完成的事情。種種跡象標明,金立依然身處迷霧當中。

但歷史總不缺乏絕處逢生的故事,金立未來會走向何方,還是讓時間給我們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