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曹雪芹爲什麼濃墨重彩的寫賈瑞的精盡人亡?

紅樓夢:曹雪芹為什麼濃墨重彩的寫賈瑞的精盡人亡?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賈瑞 王熙鳳

賈瑞作死的第一步,是他偶遇嫂子王熙鳳便起了淫心,不幸的是他想佔便宜的這位鳳奶奶不同於一般的小媳婦,是個有心機、有謀略、手段硬的鳳辣子,賈瑞這隻癩蛤蟆不知天高地厚,犯了鳳姐的忌,將他頑弄於股掌之上,狠狠的懲戒了他,於是賈瑞行動不敢造次了,心魔卻沒有除去,終死於淫慾過甚。

表面上看賈瑞之死是因為一個年輕人愛上了貌美的嫂子,陷入單相思而又走入慾望的死衚衕,最終頻繁自虛自耗,耗盡精力,精神上也不能走出迷局,愈陷愈深,惡性循環,以致丟了性命。但賈瑞這點個人情事顯然不值得惜字如金的曹雪芹這樣大費筆墨周章,我們除了欣賞鳳姐被冒犯後的毒辣手段和她縝密的心思外,也冷眼旁觀賈瑞的各種醜態,在這樣的表象下,我們讀《紅樓夢》,要重點探索作者想要表達的表象之下的深意。

紅樓夢:曹雪芹為什麼濃墨重彩的寫賈瑞的精盡人亡?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賈瑞

第一層深意:是告誡世人要戒風月妄動。

小說第一回作者就寫:

“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汙臭,屠毒筆墨,壞人子弟……”

作者擺明了對這等文字故事的嫌惡態度。第十二回在賈瑞病到吃藥亦無效的情況下,跛足道人以專治邪思妄動的風月寶鑑授予賈瑞,以期他能改邪思歸大道,戒妄動於正途,只是賈瑞不聽勸告偏偏要照那風月鑑的正面,不但不能改邪歸正,而是墮入更深的迷津,這樣一來就算是老君的仙丹也救不了他了。這裡面作者是要表達一個哲理,就是“戒風月邪思妄動”才可“保得平安”。這個風月邪思妄動作者給它的歸處就是滿是惡鬼夜叉的迷津,給它的表現形式就是皮膚濫淫、邪思妄動。賈瑞正是作者筆下一個極端的因邪思妄動太甚而喪命的代表人物,所以,在這樣的創作思路基礎上,作者從一開篇一直寫到第十六回秦鍾之死,作者寫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主張,就是批判“邪思妄動”和“皮膚濫淫的風月之情”,通過具體人物的踐行強化了作者的觀點,比如寫賈瑞、秦可卿、秦鍾都因此而死,又寫了寶玉夢裡與可卿柔情繾綣,難解難分,差一點墮入迷津,還寫了香菱、黛玉、後文的妙玉要度脫方能保得平安,雖程度不同,但道理一致。因為在佛家理論裡,“愛、情、欲、邪、妄、淫”是一樣的,都是“貪、嗔、痴”的表現。《紅樓夢》本來在文化觀上,就融入了老莊、儒學、釋、道家思想均有體現並融匯貫通。所以,賈瑞之死是作者要告誡世人不可執迷於邪思妄動這個道理。

紅樓夢:曹雪芹為什麼濃墨重彩的寫賈瑞的精盡人亡?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賈瑞

第二層深意:是告誡世人,凡事皆正反兩照,猶如風月寶鑑。

小說裡這方面描寫的例子很多,如太虛幻境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裡的“真、假、有、無”互為正反也相互轉換。《好了歌》裡的“好、了”以及《好了歌注》裡所寫都是正反對照的風月寶鑑手法。在秦可卿臨死託夢鳳姐時,有一段直白又極深刻的話是作者這種思想最直觀的展現: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一日倘樂極生悲,則應了樹倒猢猻散的俗語,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能可保常。不思後日,終非長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事,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不可忘盛筵必散的俗語。

秦可卿的死、秦鐘的死,禍根都是一個“淫”字當頭,尤其是賈瑞之死更甚之,鳳姐對他兩次嚴厲的懲戒,當然第二次借了賈蓉賈薔之力,只是這兩個小子用力過猛了點,威逼恐嚇借當再加上澆了他一身的屎尿,把賈瑞搞得苦不堪言,但並非目的是要他的命,賈瑞從尋思鳳姐到他死也過一年左右的時間,作者沒有表現出一絲的同情和可惜,曹雪芹筆下的賈瑞是愚痴和沒行止之人,是沒有人倫沒有尊長的行為不端之人。他愛的不是鳳姐,而是那一具肉體,鳳姐第二次騙他到夾道屋子裡,原文寫:

……(賈瑞)不管皂白,餓虎一般,等那人剛至門前,便如貓捕鼠的一般,抱往叫道:“親嫂子,等死我了。”說著,抱到屋裡炕上就親嘴扯褲子,滿口裡“親孃”“親爹”的亂叫起來。那人只不做聲。賈瑞拉了自己褲子,硬幫幫的就想頂入。

紅樓夢:曹雪芹為什麼濃墨重彩的寫賈瑞的精盡人亡?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賈瑞

好一個醜態畢現的醜陋嘴臉!賈瑞想鳳姐不得,又被反覆折騰,卻毫無悔改之意,而是慾火愈燒愈旺,最終一命嗚呼!

(我是屏山,歡迎評論、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