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雍平,別號右溪。學者、詩人。祖籍廣東興寧,世居廣州,書香門第出身(其父是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及岑麒祥先生門弟子)。幼承家學,後從歷史學家羅元貞研習經史,從嶺南詩人張採庵、餘藻華習詩。擅古文辭,通詩律,工書法。主要學術著作有《殷鑑》《文心發義》《文心雕龍解詁舉隅》《經史糾擿》《小學引端》;古文代表作有《雍子寓言》《韶陽樓記》;碑文代表作有《竹銀水庫粵澳供水主題雕塑紀念園碑文》;辭賦代表作有《廣州塔賦》。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著名詩人雍平

扶胥浴日

暖放丹葩高燭天,游塵早動到滄灣。

遙開磅礴光騰澥,盡展蒼茫氣吐山。

雲水從心餘壯影,風濤浴魄具堅顏。

等閒萬頃猶能攬,依舊豪情蕩兩間。


石門返照

鶩涵秋影止蒼蒹,舟泊石門長纜拈。

一派斜暉延景攬,千重橫浪漲痕添。

沉香有浦留清白,酌水無泉試素廉。

終古夷齊心不易,行持風節與霜嚴。

注:1.石門舊有貪泉,已湮。


光孝菩提

露榭霜颱風雨吞,蒼黃幾歷了無痕。

訶林物換空王宅,虞苑塵消剩佛門。

濯性有源虔洗缽,參禪無垢妙論幡。

菩提長在懷光孝,正覺從知大化恩。


越臺秋月

海上珠明夜色新,玉山高處鏡飛塵。

越臺歌舞長消歇,鑾道芙蓉久沒淪。

只有今人思古月,更無古月照今人。

龍川令去青山老,依舊青山老更親。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菊湖雲影

一山終古見崢嶸,許我登臨起遠情。

懷素故憐蒲澗秀,養高長與菊湖清。

昂霄聳壑留雲影,瀉玉流珠響雪聲。

白髮蕭騷詞氣壯,聞風百世重三卿。


景泰僧歸

雲自閒閒水自流,山餘古蹟幾經秋。

僧歸泉石空無寺,客過雲淙近有樓。

胸次懸知丘壑養,足跟還落雪泥留。

窮幽有處親風浴,到此真成界外遊。


蒲澗濂泉

穿石雲根在眼前,重三酌茗汲靈泉。

騎羊仙化塵中境,跨鶴人歸象外天。

佳氣入懷長蕩志,清流濯足好參禪。

山中過盡優遊客,時已無人學鄭仙。

注:1.蕩志:滌盪心懷,排遣憂思。語出《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吾將蕩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穗石洞天

坡山古渡藥洲邊,西敞華堂紀五仙。

拇跡猶存遺穗石,心塵無礙覓芝田。

緊鄰崛起新衡宇,鬧市深藏小洞天。

百劫碑殘文物在,得從鴻藻仰前賢。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藥洲春曉

花葯氤氳跡可稽,曾涵錦水接文溪。

煙霞消散無浮渚,水月邀留有釣磯。

摩詰畫圖何處覓,元章椽筆幾人齊。

臨湖品藻懷高士,萬古靈心別有犀。


象山樵歌

秦開五嶺百蠻通,經始佗王著霸功。

獨據版圖朝漢遠,長留文物證藩雄。

山川遷化樵歌寂,臺榭湮沉楚舞空。

過盡煙雲風日異,由來撫慨古今同。


荔灣漁唱

二月江鄉春正韶,灣洄翠陌接雙橋。

仙姑祠畔田園換,陸賈城邊棟宇標。

重泛蘭橈流水澈,難尋丹井去雲遙。

漢家宮闕知何處,五秀芊芊景廓寥。

注:1.田園,指葉氏田園。2.五秀,指泮塘五秀。


越井臺

重上層樓興未窮,憑闌又唱大江東。

百年人事多興替,千古江山幾異同。

嶺嶠由來文物盛,井臺長伴越峰雄。

披襟縱目南溟望,天際雲檣萬里風。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鎮海樓

憑高極望楚天空,五嶺北來於此窮。

列舶爭流珠水遠,層樓鎮海玉山雄。

溯秦猶見佗王跡,開越寧忘漢使功。

海甸喧闐融氣象,休和處處蔚新風。


東海魚珠

偏感海枯成渚田,扶胥西去望無邊。

魚珠流泛玻璃水,鰲石雲橫瑪瑙天。

綠接凰洲籠野色,青連鳳浦墮江煙。

長風吹浪雲檣起,目送梯航萬里船。


看竹亭

尚果橋邊世外心,曾棲孤鳳五雲深。

竹中高士歸朝市,花下騷人臥泮林。

西澳樓臺空已古,南州冠冕盛於今。

就中人物消應盡,海澨猶存白雪音。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東皋別業

木樨花映綠雲堆,岡沒難尋浸月臺。

海甸結園曾浴鶴,江皋營墅更栽梅。

死身有士餘慷慨,翹首何誰仰崛嵬。

尚見詩天橫大句,清時詞客浣青來。


聽松園

情寄草堂清水潯,遂初知止見松心。

退閒直與千尋響,激憤真成萬古吟。

能補蒼生歸去好,非耽白學慮思深。

時來花埭懷芳躅,南雪已消無處尋。

注:1.南雪:指南雪樓,已圮。


百花冢

淚墮吳儂白柰花,歌塵冷落影無涯。

煙啼露笑寒春夢,鳳噦鶯吟豔歲華。

梅坳長遺青草冢,花田久沒素馨斜。

白雲埋玉香風遠,誰詠紅芳倚斷霞。


玉帶濠

燈紅照水晚浪輕,濠畔朱樓舊物情。

商集藻門犀象鬧,市開繡陌綺羅盈。

龍舟鳳舸穿橋過,珠履金釵接軫行。

畫榭琱闌香處處,潮來不斷蜑歌聲。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雙門底

劉王割據立雄藩,萬甲梯航氣勢渾。

疊壘危樓臨六纛,飛軒大檻蕩雙門。

銅龍聲寂層磚冷,石馬塵空片玉溫。

海曲魂銷荒冢在,纏枝蔓草冊留痕。

注:1.六纛:指六纛廟,在雙門底側。


寶漢茶寮

二十四娘塵事遙,芳魂誰奠話前朝。

鷓鴣聲裡留傖父,楊柳煙中解醉樵。

紅樹青山風變易,黃雞白酒局沉銷。

北園閒過童心在,鼓腹而遊樂歲朝。

注:其地今有童心路,附近有北園酒家。


蓮花山

天教形勝起南中,獅踞長憑石礪雄。

絕島鯨翻龍穴浪,重溟鵬展虎門風。

一峰林木天雲碧,萬舶煙波海日紅。

臨牒烋烋懷更壯,橫天大句勢如虹。


墨硯洲

詞客空懷墨硯洲,山川遷改歲雲稠。

尋珠圃沒成追憶,擘荔亭消剩唱酬。

碧水臥遊遙聽雪,紅雲宴集舊臨流。

低徊弔古情何限,吟到南山韻自悠。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三元古廟

邦家杌隉局成艱,誰作中流砥柱還。

失虎艨艟時控海,翻龍麾壘勢依山。

義安桑梓飆南勇,氣懾鯨鯢攘外蠻。

旗奮三星齊破虜,抗英烈跡炳人寰。


雲桂橋

紅棉照眼倚橋開,擿埴吟笻趁暖來。

花港物移多勝概,桃溪人去遍芳埃。

埋輪海嶠留雲桂,尋鐸天山訪雪梅。

行素重親風浴地,綠雲深處印蒼苔。


南園

百粵詞林別有軒,還從東壁溯南園。

橫嶠抗邁風尤競,凌海沉雄氣尚溫。

徙鱷戈邊回日馭,屠龍筆下倒瀾翻。

白雲往事悠悠去,終古詩人節概存。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底事詩心未放閒 只緣又對好江山

楚 原

最近,一部以羊城新舊景觀為吟詠對象的古體詩選問世,這就是《羊城百詠》,它出自一位嶺南詩人學者的手筆。

《羊城百詠》涵蓋歷代羊城八景,所詠新舊景觀,始於秦漢番禺兩山,止於當代廣州塔。 三十年前,當詩人雍平才二十出頭的時候,嶺南大詩人張採庵就在與山西大學羅元貞教授的通信中,對他的詩作延譽有加:“此子詩筆清麗,乃後起之秀,大有作為。”三十年後的今天,詩人雍平沒有辜負前輩的栽培,寫出了洋洋灑灑的羊城百詠。

“一花佔斷嶺南春”,這是詩人雍平在《羊城百詠》中吟頌市花木棉的詩句。詩人尤愛木棉,在《南海神廟》詩中,更將木棉描寫得壯而飛動,氣象渾淪:“瑪瑙敷天紅日出,珊瑚燭海赤霞擎。勢如龍奮銜丹炬,影似凰來舞絳翎。”詩人愛花而吟頌它,緣於受它的精神感召,他在《蘿崗香雪》詩中,將詩魂寄託於梅花,風骨超拔出塵:“孤標物外玉飛塵,花啟風叢認此身。詩借蘿崗開意境,句從庾嶺得精神。動搖臘信風姿好,勾引春情氣象新。賡韻還須勞紙筆,羅浮月下聳肩頻”。“暖放煙花紅爛漫,晴烘雲樹翠交加”,這是出自《雲山疊翠》的詩句,詩人將浪漫的情懷融入春暖花開的景象中。在詩人的筆下,花城廣場春意盎然:“萬葩映日開紅紫,一塔穿雲入碧蒼。盡道天南風物好,放遊人愛白雲鄉。”

詩借江山開意境,筆隨時代見精神。詩人沒有過多地徘徊於對舊景的依戀,他登上廣州塔,面對日新月異的羊城,詩情勃發:“一塔凌霄瞰海珠,摩登新築細腰紆。九光紛若遊心目,萬象鹹歸入畫圖。玉帶橫沙風四面,金琶浮水錦千株。衛星天外傳音訊,續續新聞出海隅。”詩人高瞻遠矚,將目光投在具有現代建設成就的南沙港:“江鄉遷變不尋常,萬頃沙頭閱海桑。飛海長橋橫虎塞,浮天巨舶過獅洋。雲連吊塔風檣起,電邁奔車水驛張。八面風來時正好,凌虛萬里大鵬翔。” 一座城市的歷史,可以勾起詩人無限的感懷:“憑高極望楚天空,五嶺北來到此窮。列舶爭流珠水遠,層樓鎮海玉山雄。溯秦猶見佗王跡,開越寧忘漢使功。海甸喧闐融氣象,休和處處蔚新風。”當秋月照臨越秀山時,詩人借月抒懷,寫下《越臺秋月》不同尋常的詩句:“只有今人思古月,更無古月照今人。”如果說一輪明月可使詩人生髮出對古今的感慨,那麼潮水的漲落也能激發詩人對歷史滄桑的詠歎,詩人徘徊於大沙頭,低吟淺唱出:“欲知江上浮沉事,還看沙頭漲落痕。”

當詩人徜徉在鬧市中,不曾遺忘白沙巷裡的故事,彷彿看到了一位明代詩人的身影,他就是嶺南理學開山鼻祖陳白沙,是從祀于山東曲阜孔廟裡的“嶺南一人”。為了喚起人們對昔日羊城蓬巷裡有過的輝煌歷史文化的追憶,從詩人筆下流露出對這位學者的景仰:“人境藏修別有廬,臺沾春露惜居諸。影歸朝市窮稽象,跡隱江鄉好釣魚。桑下物移蓬巷在,林間人仰玉樓餘。同流萬古參天地,孔廟堂高得所於。”

《羊城百詠》的成就在於,作者擅用傳統詩歌的表現形式,將詩人風骨氣韻與學者的涵養材積融匯其中,將哲學家的哲思與史學家的考據交替其中。從風格上看,繼承了嶺南的詩歌傳統,可謂風骨剛健,清麗雄渾。羊城,是地處嶺南的歷史名城,山川毓秀,人文斯盛。自秦經始,百代以還,雖山川變幻,人事遷移,而風騷不絕,代有寄託,發為聲詩。

(摘自《南方日報》2011/04/03)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著名詩人雍平:羊城百詠選錄(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