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一個令人內心所嚮往的民族,其優點更是數不勝數!


大家都知道苗族主要分佈在我國的西南部,同時苗族也有很多的生活習俗,下面小編帶大家深入瞭解一下吧!苗族所從事的主業是農業,狩獵作為副業。苗族的挑花、刺繡、蠟染等在中國都是十分有名的,特別是苗族的蠟染更是有著千年的歷史,同時苗族的首飾在各大民族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苗族的服裝高達130多種,可見苗族的著裝底蘊多麼的深厚。苗族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別是情歌、酒歌最為出名,同時苗族人民常用的樂器是蘆笙,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樂器。苗族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苗語有三種:湘西、黔東和川黔鎮。但是由於苗族長期與漢族交往,所以大部分苗族同時兼備著漢語的基礎。

同時苗族人民嚮往真情實意,而且對人熱性,最厭惡虛偽和表裡不一的人。通常客人去主人家裡做客,主人會先請客人進行走動,自己緊隨其後,說話中會使用尊稱。招待貴客會在寨外擺好宴席,宴席上只要以雞、鴨等為主,其中以心臟、肝臟最為貴重。對於遠道而來的客人,主人通常會先用牛角酒作為招待,用餐時,雞頭會敬給客人當中的長者,雞腿會給客人當中的年級最小的。


苗族人民最為傳統的節日就是踩花山!一般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三天內進行舉辦,同時這也是苗族人民男方女方尋覓另一半的最佳時機,同時也是苗族舉行娛樂活動的重要場合。同時更有很多的娛樂節目,比如摔跤、鬥牛、吹蘆笙等。節日舉行時一家好幾口都會佩戴相應貴重的飾品。女性普遍極為喜歡銀質首飾,而男性則通常會在手上佩戴黃金做的飾品。

苗族姑娘們會把頭髮梳在頭頂上,並帶上高度大於20釐米的銀花冠,花冠的前方帶有6根參差不齊的銀翹,花冠下面帶有一排小巧的銀花墜,顯得高貴靚麗。脖子上也會帶多個相似項圈的銀項鍊,胸前還有背後都帶有銀披風,很是顯眼,耳環、手鐲甚至是戒指等都是銀製品,只有在衣服袖子附近才會出現紅色的刺繡。

苗族還有很多的代表節日,比如趕秋節,每年的立秋都會如期舉行,人們會從四方湧入集合地點,會表演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有趣的活動。據說這個趕秋節來源於古時期有個小夥子,為了尋找自己的心上人,於是便把原本只能一人坐的鞦韆改裝成可以8人坐的鞦韆,這一舉動吸引了附近的人,終於在這些來盪鞦韆的姑娘中找到了心愛的人,從此每年都會舉辦這盪鞦韆活動來使人們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人們漸漸的把這一時間取名叫趕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